书写化工建设的拓荒史诗

1965年,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六化建)的建设者们用焊枪在青海高原点燃第一簇工业星火时,未曾想到,这束光还将照亮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建设的漫漫长路。

一部发展史,一部拓荒史。从昆仑山下的工业火种到汉水之滨的大国重器,从白山黑水的“化建铁军”到“一带一路”的“拓荒牛”,60年来,中国化学六化建以拓荒者的姿态、三代人的接力,在行业发展的坐标上凿刻年轮。当历史的接力棒交给新时代,中国化学六化建仍然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时代脚步共进,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山海。

六十年江海奔流,一甲子风云激荡。历史的今天,记住了1965年的青海;今天的历史,续写在2025年的襄阳——2025年5月20日的襄阳。

downLoad-20250521105313.jpg

公司承建的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红色的传承——艰苦创业,闯出新天地

1965年,经原化学工业部批准,中国化学六化建在青海西宁成立,负责建造原子弹急需的重水生产装置,并参与“两厂一所”(原光明化工厂、黎明化工厂、黎明化工研究所)的建设。1969年,公司东迁襄阳,完成了鄂西化工厂、湖北制药厂、湖北钢丝厂等项目建设任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化学六化建参与市场化竞争,中标齐鲁石化乙烯工程等项目,步入发展新阶段。

彼时,中国化学六化建改革发展刚刚起步,条件艰苦。然而,公司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一批批年轻人的加入,更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活水”。

追忆当时情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二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有趣的往事。198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胡二甫和几个同学加入公司,并趁五一假期坐火车专程前来“认门”。当他们看到环境艰苦的办公场所时,顿时有些失落,有人当即半开玩笑说:“要不违约算了。”玩笑之余,这群年轻人还是选择了留下来,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把公司建设好,才是我们的本事!”

“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胡二甫说,那些年加入公司的年轻人们接过前辈的旗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闯出了新天地。

“1995年,我在贵阳分公司做副经理。团队几个人开着江西五十铃的皮卡车跑经营,成功拿到了西洋肥业3000万元的施工订单。项目完成后,公司给我们配了一辆桑塔纳,我们别提多高兴了。”胡二甫笑着说,“这在当时就已经是公司最大的项目,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合同额都是以亿为单位!”

熟悉中国化学六化建的人都会感受到,这个企业始终涌动着朝气,鼓舞着公司大胆迈进、果断布局,不断涉足新领域、获得新突破。例如,北京、上海分公司的先后成立,是中国化学六化建发展历程的关键落子,为公司拓展经营底盘、拥抱市场化按下加速键;再如,公司在湿法冶炼、煤化工、高端化学品等领域的开拓,让企业创新发展的步履更加坚实。

据介绍,早在2007年,中国化学六化建就超前布局多晶硅行业,服务化工行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此后一度占领了国内60%以上多晶硅项目建设的市场份额;2015年,公司抓住机会承接了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在煤化工领域树起了“金字招牌”;2022年开始,公司瞄准大型低温储罐领域,在短短3年时间里建设了8台装置,确立了内外罐一体施工的优势……

回顾过往,胡二甫说:“历史给予我们积淀,时代赋予我们机遇,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我们都以脚踏实地的奋斗,不负时代之望。”

金色的追求——风雨十年,铸就新辉煌

2015年至今的10年,是中国化学六化建高速发展的10年。与2015年相比,公司2024年在国内传统化工领域新签合同额增长了4.76倍,国际工程业务增长了10.95倍。面对行业发展的几次低谷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中国化学六化建仍能取得这一喜人成绩,原因何在?

答案是:“智慧融合,筑就精品”。

作为公司掌舵人,胡二甫认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在采访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中国化学六化建的主战场永远是施工现场。他说:“工程建设领域是靠业绩说话的。最开始没业绩的时候,业主连投标都不让我们参与。但现在,不止传统基础化工,做高纯化学品工程的业主都会主动找我们,因为其他多数企业干不了。”

ImageFetcher (2).jpg

中国化学六化建在近10年中获得的6座“鲁班奖”奖杯

“在施工能力上,我们在国内化工施工企业中名列前茅。”谈及此处,胡二甫满脸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化学六化建每年混凝土使用量在200万立方米以上,钢结构超过50万吨,管道焊接量超过2000万达因,且材料几乎全部用于施工主业。而在质量方面,近10年来,公司接连揽获6座“鲁班奖”——这是代表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

“鲁班奖”是建筑行业的奖项,评委不仅重视工程的设计性、技术性,还重视创新性、美观性。“当评委们来到我们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硅材料制造项目现场后,看到我们复杂精密的化工装置,满脸的惊讶——化工厂也能建得这么美?”“鲁班奖”得主之一,西南分公司副总会计师、四川永祥项目经理牟忠伟回忆说,“在不少人的想象中,化工厂应该是沙尘漫天、浓烟滚滚的。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现在的化工工程已经越来越注重环保。就我们项目而言,它已经达到了三级公园的标准,绿化非常到位,管廊下铺满草皮,还建有漂亮的观景台,工厂整体达到了零排放。放眼望去,整个厂区干净整洁,建筑大气美观。”

不止面子好看,工厂的“里子”也大有乾坤。2022年公司在承建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开发出了多晶硅超洁净管道施工技术,将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大幅提升,管道杂质残留降至万亿分之一。经此一役,中国化学六化建在高端化学品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多晶硅领域再下一城。

“‘鲁班奖’注重工程的创新性和技术难度,我们需要充分展示项目的独特之处。”中国化学六化建第七分公司副经理郑晓波告诉记者,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PVC、烧碱、甲醇生产综合体项目斩获“境外鲁班奖”。由于当地地质条件特殊,项目是无桩工程。团队在石膏土地基工程上采用颗粒级配良好的砂石填压技术,确保地基承载力稳定可靠,混凝土配比试验达50多项,同时首次应用了大型动设备撬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和效率。

“我们这个项目共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13小项,采用自有专利技术60项、部级工法10项、自创新技术1项,技术创新成效显著。”郑晓波说,“过去10年间,公司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在奖项申报方面也更加积极主动,建立了完善的申报机制和奖励机制,让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擦亮了中国化学六化建精品工程的金字招牌。”

ImageFetcher (3).jpg

公司承建的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业集群项目

从青海到湖北再到世界各地,变的是地点和工艺,不变的是铸造精品工程的信念和初心。“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力配合,‘鲁班奖’是对我们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协调合作、整体保障的全面检验。”中国化学六化建副总经理肖逸表示,“10年6座‘鲁班奖’,这份成绩单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化学六化建多年来坚守主业、创新管理的实际成效。”

蓝色的征程——扬帆海外,登上新大陆

海外市场是未来重要的增量所在。这是多位受访者向记者强调的论断。

ImageFetcher (4).jpg

公司承建的印尼华飞镍钴湿法项目年产5100万吨硫酸EPC工程

“最早我们承接的主要是国家对外援助的项目以及集团总包的项目,其间积累了很多经验。”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国化学六化建总经济师曹建华刚刚抵达越南。他表示,早在1994年,中国化学六化建就开始走出国门,承接了巴基斯坦拉合尔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但那只是“借船出海”。直到近10年,公司海外业务才步入迅速扩张期,一批优质的品牌项目集中爆发,成为公司业绩不可忽视的重要增长点。现在,中国化学六化建正执行“品牌化、属地化、国际化”战略,逐步形成印尼区域、越南区域、中亚及俄语区域、中东区域、非洲区域、南美区域六大区域市场和零星国别的海外市场布局。

“95后”黄继飒是中国化学六化建印尼分公司的一名员工,她毕业就入职印尼分公司,常常奔波于飞机、轮船、摩托车“海陆空”俱全的交通工具之间,在荒芜潮湿的海边国度一干就是8年。在印尼,英语专业出身的她自学了印尼语,结交了并肩作战的异国好友,更见证了中国化学六化建海外崛起的关键历程。“我们公司是在2012年开拓进入印尼市场的。2017年我加入时,项目建设条件很是艰苦。”黄继飒回忆说,“我刚到印尼时非常困惑,为什么这么艰苦,我们还要坚持下去?”

正如曹建华所说:“作为施工为主的公司,中国化学六化建一直敢于挑战施工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面对艰苦的建设条件,这群平均年龄仅22岁的年轻人没有一个选择放弃,依旧坚持做高标准、高质量工程、守护来之不易的公司口碑,终于在几年后迎来转机。

2018年,印尼德信钢铁项目为办事处带来了资金“活水”;2019年,随着华友钴业10亿元硫酸项目落地,中国化学六化建不仅扭转了公司在印尼市场的颓势,更以全球最大硫酸装置EPC总承包商的姿态,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抢占了先机。如今,印尼市场为中国化学六化建年贡献合同额超10亿元,公司硫酸业务市场份额更是稳居全球榜首。据统计,近5年公司中标或已完成的硫酸EPC项目合同额超过50亿元。

曹建华表示,现在中国化学六化建发展海外业务的思路正从“做项目”向“做市场”转变。“近些年,我们不再仅仅跟着项目跑,而是重点关注选定的重要国别和区域,实施区域化作战。无论是否有项目,我们都会进行市场开发,让项目滚动式在区域内扎根发展。”他解释说,如此一来,稳固的团队将带动区域的滚动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国化学六化建的品牌优势。

“‘十五五’时期,我们也要进一步增加人才储备,实行属地化发展,希望将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到30%。”胡二甫说,“我相信在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还有大量的机遇等着我们。我们也希望将讲诚信、高品质的中国工程带到全世界,帮助当地人民满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炫彩的期许——拥抱时代,走向新未来

站在60周年的新起点上畅想:今天的中国化学六化建会在未来书写怎样的篇章?已然是化建企业翘楚的行业地位,已达数百亿元营收的企业规模……

ImageFetcher (5).jpg

公司承建的新疆和山巨力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TDI工程

除了这些物质方面的财富,胡二甫强调,时代进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时候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学会接受它、拥抱它。

“我1991年参加工作,当时用的技术还是气焊,睡的是临设砖房,电扇空调全都没有。2020年,我在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4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应用了我们公司特有的管道焊接工法、大件吊装技术,施工和生活条件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科技与数字化部职工曹建军对过去几十年的时代变迁深有感触——中国化学六化建一直在顺应时代,也一直在创造时代。

记者问了胡二甫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给未来的中国化学六化建建设者们几句忠告,您会说什么?”胡二甫思考许久,以几个关键词作答——

一是“珍惜”。中国化学六化建发展历史上曾多次经历较大的波折,今天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二是“进取”。商海浪潮中,不进则退。未来公司可能会面临化工建设领域的激烈竞争,一定要始终保持中国化学六化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一定要代代相传。

三是“风气”。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有赖于公司内部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风气,这种风气一定要保持。如果风气坏了,企业不可能有好的发展。

四是“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要做“百年老店”,需要优秀的年轻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培养。惟其如此,才能把发展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纵观中国化学六化建60年的发展历程,有得失荣辱,有输赢起落,然而无论面对山岭或沟渠,中国化学六化建都一路走了过来。

今天的史书会写下,未来的时代会记得:昆仑山下高寒刺骨,他们用冻裂的双手筑起共和国国防工业的基石;汉江之畔夯歌未歇,他们又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版图上勾勒出工程项目的钢铁丛林;改革开放春雷激荡,他们将焊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淬炼出炫彩光芒,将一个个“不可能”铸成一枚枚闪亮勋章;新时代的号角吹起,他们用图纸与钢筋编织现代工业的脉络,用热血奔涌与焊花飞溅的交响鼓舞化工强国的梦想。

山河为证,中国化学六化建始终在前行的路上。

相关推荐

潞安化工天脊集团划分销售战役服务“三农”

  因季节时令不同,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把化肥销售划分为“销售战役”来布局深耕。从1-4月份化肥销售第一战役的销量业绩来看,全体销售人员在销售前线打冲锋中,“打”出了满意效果,为完成全...

十三化建组织领导干部赴沧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的警示教育效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5月15日,中国化学十三化建纪委组...

国家管网集团首秀世界燃气大会

5月19日至23日,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云南建投集团代表团到访鲁北集团,共探合作新机遇

5月20日,云南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祖军率高级代表团到访鲁北集团,与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吕天宝举行会谈。此次交流旨在深化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的合作,探索滇鲁两地企业间合作的新路径,携手为区...

梅花香自创新来——记全国劳动模范、昊华宇航聚氯乙烯分厂技术员崔二梅

  她本可以在事业单位工作,却偏偏选择了氯碱企业;她长年一身工作服,奔波在聚氯乙烯装置的各个岗位上;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申报并获授权16项国家专利,完成创新和攻关项目73项,实现成果转化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