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工业水效提升任重道远

7月10日,在中国环境记协于北京举办的《碧水之路》报告发布研讨暨第三期环境新闻茶座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晓明借助《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效率与潜力》调研,通过“区域城市园区行业”多尺度递进式评估,对黄河流域工业园区尤其是煤化工园区及煤化工行业用水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各尺度工业用水效率的提升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用水量占比上升而GDP占比下降

孙晓明说,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不仅滋养了华夏大地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支撑我国能源化工与原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但目前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因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和工业耗水强度高,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主要体现在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状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且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孙晓明说。

《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效率与潜力》调研结果显示,近10年间,黄河流域九省(区)GDP在全国占比波动下降,但用水量占比却波动上升,可见黄河流域的集约节约用水之路任重道远。

孙晓明介绍说,工业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工业布局中占据核心地位。调研显示,黄河流域分布着约70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其中,资源依赖型园区尤为突出。这类园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以煤炭开采与加工、冶金制造、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除了对石油、矿产等资源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所有资源依赖型园区对水资源有着共同的依赖,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是园区共同的生命线。

煤化工产业作为典型的高耗水产业,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特别是“几字湾”地区,内蒙古、陕西、山西的煤化工产业园区数量占比超过其资源依赖型园区总量的50%。

上下游用水效率差异显著

根据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效率评估结果,全流域九省(区)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和改善潜力。

从流域层面看,10年来九省(区)的水资源效率均值为0.784,未达到有效状态,表明其投入指标与经济产出指标的配置水平不够合理。横向对比显示,部分地区如中下游的陕西、山东等地资源配置水平相对合理,全要素水资源效率较高。水资源动态效率分析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效率保持增长态势,下游地区水环境管理水平较高,水资源效率增长速度较快。影响因素分析识别表明,水资源禀赋系数,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对水资源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管理力度、技术创新水平、水污染治理设施、工程投入、节水措施等对水资源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深化至工业园区层面,选取黄河流域典型煤化工园区开展水资源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十年间园区水资源效率波动提升,不同园区存在水效差异;水效空间特征和流域层面类似,下游园区水效增长优于中上游,较省际间的增长差距更为明显,说明上游园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制约,水资源效率提升较慢,存在较大改善潜力。

研究范畴缩小至煤化工行业,针对煤制焦、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煤制油、煤制合成氨等进行深入的水效分析,结果表明,十年来,煤化工行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从0.62上升至0.96,提升效果明显;传统煤制焦行业水效较高,特别是煤制焦行业干熄焦技术的推广,促进了行业水效的提升。而煤制甲醇行业,水资源效率均较差,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不同煤化工行业的水效增长率显示,煤制甲醇年均增长率较低。

“通过多尺度递进式评估方法,我们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效率评估体系。该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依次覆盖黄河流域九省(区)整体层面、重点地级市区域层面、工业园区层面,最终聚焦于煤化工等典型高耗水行业层面。通过这种“区域—城市—园区—行业”的四级递进分析框架,实现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多维度、精细化评估,从而系统识别出制约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精准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孙晓明说。

以水定产,减耗增效

在研究分析基础上,孙晓明分别从省、园区和行业层面对黄河流域工业水资源效率提升提出了建议。

从流域层面来看,一要优化产业结构,严控高耗水行业布局。严格执行“四水四定”原则,缺水地区严禁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上马;二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广节水技术以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供水重复利用率。三要持续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进行节水投资,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企业投资节水设施,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工业发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园区层面,一要加快推进分质供水与废水的循环利用,推进废水循环利用,特别在综合类工业园区,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结合生态工业理念,即上一家的废物变为下一家的原料,应用于水资源利用领域,就是通过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再生回用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要强化园区智慧水务管理。用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对园区耗水、排水进行精准管控;同时,实施水效“领跑者”制度,分行业建立标杆企业,带动水资源效率的提升。

三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借鉴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开展风、光资源的利用。另外就是在煤矿较多的地区实施矿井水综合利用,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从行业层面来看,一要优化煤化工工艺过程节水。针对关键的耗水节点,按照清洁生产理念,推广利用新的节水工艺技术,降低水耗;二是强化高盐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杂盐的产生和处理处置;三要加强政策约束和行业标准制定,如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准入条件,更新水耗标准等,通过这些措施共同推进工业领域的节水减排,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全球化工奥林匹克”在北京闭幕

7月17日,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参会代表参会共同打造的“全球化工奥林匹克”盛会——“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12&APCChE2025)”...

中阿矿业能源领域合作下的新“锂”物

  “你们有爸爸妈妈吗?”  孤儿院小姑娘的提问,令毕业没多久的张邓富很错愕。她从未想过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如果他们有爸爸妈妈,生活肯定又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萨尔塔市是阿根廷萨尔塔省的首府,也.....

藏格矿业:藏格锂业已按要求停产

藏格矿业7月17日午间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格钾肥”)于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资源局、海西州盐湖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通知》要....

嘉和高温浓硫酸泵入选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名录

  近日,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智能高温浓硫酸液下泵,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先进工艺、技术、设备名录(2025年版)》。  这种高效智能高温浓硫酸液下泵为单级、单....

华强化工集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

宜昌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宜昌发布”消息,7月14日,总投资126亿元的华强化工集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当阳开工。据了解,华强化工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计划建设14个子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11.05....

中国中化携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届链博会

共创美好链动未来  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携旗下先正达集团分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