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电化)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突破口,锚定“战略重构+人才重组+管理进化”的目标,统筹谋划,全面发力。
一季度,东南电化烧碱产量同比增长34.6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0.89%,交出了一份质效并进的新答卷。
战略重构 推动范式升级
2025年,东南电化致力于从“产能输出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蜕变,改变传统化工的生产导向;构建“技术定制+敏捷交付”双优势,开展主产品绿色碳足迹认证等,不断拓宽客户行业布局;通过市场调整,实现生产各要素的优化平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一季度,东南电化与石化行业4家头部企业签订年度战略合作协议,新增订单额超3亿元。
在全球化浪潮下,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市场作为出海第一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既具备西方成熟市场属性、又与亚太市场紧密相连的经济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优选试验地。今年以来,东南电化各部门通力合作,烧碱产品首次出口澳大利亚,为企业全球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同时,32%液碱首航壳牌,标志着该公司船碱业务首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化工区,成功试验了液碱运输“终端船运自提”新模式。
“此次东南电化与壳牌的合作,是首次尝试‘客户自提’模式。本次船运,我们的销售团队与中海壳牌供应链部门在协调调度、装卸码头、商检等环节全流程合作,密切跟踪时间节点,确保了取样化验的及时性,保障了船舶从靠泊到装船的连续性,展现了高效的物流运作能力。”东南电化供销部主任陈智敏说。
人才重组 推行双轨机制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人才是原动力和核心资产,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经营持续供氧造血,东南电化深化推行“竞聘上岗+项目赋分”机制,建立并不断优化更加公平、透明的人才招聘及晋升机制;规范化的内部竞聘程序,每年组织班组长竞聘一次,根据部门需求不定期进行技术等岗位竞聘选拔,形成了“人才不是靠等,而是靠赛”的良好局面。
一季度,东南电化共有51名中级工、35名高级工通过竞聘走上新岗位,23名助理工程师、2名中级工程师、13名初级专员、20名班组长通过竞聘脱颖而出。新晋的工程师、专员等通过揭榜产品浓度控制优化、产品交付效率提升等40个攻关项目,深度参与到企业各项工作中,真正实现人才造血与项目赋能的双向奔赴,40个项目预计全年增效2400万元。
管理升级 实现升维变革
东南电化聚焦制约发展的管理痛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的方针,确保管理升级、工作落地见效。
针对几条生产线建设时期不同、标准不一、能力有别的实际情况,2025年,东南电化提出了“将最佳实践推广复制,全面提升生产线整体能力”的经营方针,决心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智穿透”。为此,该公司上线关键机泵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一、二期重要机泵100%实时监测报警,为重要机泵高效稳定运行搭建数据平台;上线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益项目,实现供应链全链路损耗可视化,计量效率提升60%,人力成本降低30%。
与此同时,东南电化还完成了DeltaV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改造,成功将原“工作组”模式切换为“工作域”模式。此次升级,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生产的仪表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兼容性问题,同时实现了账户权限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为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力。该项目从方案设计到全面投用全程实现“零事故”,彰显了企业高效响应、精准落地的专业能力。
近期,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紧密结合春季生产实际,将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上好安全“三把锁”,不断强化员工安全红线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锁紧生产“责任链”,确保
进入4月份,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季节气侯特点,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提速、油田保供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隐患排查、严抓生产现场管理,让安全稳站“C”位,筑牢春季
4月23日下午,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善水科技奖助学金、奖教金、促创金颁奖仪式暨善水科技前沿报告会,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殿元、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秀荣、...
2025年3月24日,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在青岛组织召开了《青岛海湾液体化工港务有限公司董家口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初步设计变更》专家审查会。就码头配套设施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专题论证,来自行业内的多位...
4月25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托普索公司在石家庄市正式签订工艺技术转让合同,双方将携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打造40万吨/年的生物航煤装置。 此次签约仪式备受瞩目,在石家庄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