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与荆州采油厂充分沟通协商,在万城油田实施的深层压驱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万5斜-1井组在压驱后见效明显,井组日产油由0.9吨上升至3.3吨,增幅达266%。”7月2日,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开发所所长曹晨光在月度会上说道。
今年以来,江汉油田研究院以“科研生产一体化”为稳产上产抓手,深化院厂交流结合,选派专家骨干赴现场支撑,联动破题,把开发技术协同攻坚转化为增产实效。通过与各采油厂的紧密合作,在碳酸盐岩开发、稠油开采、老井增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为老区开发注入新活力。
优化设计提效益
“我们以少井高产为目标,与清河采油厂紧密配合,对清河油区产建方案进行优化,从原计划的34口优化到23口,其中包含众多水平井,大大提高了每口井的平均产量。”在清河驻守多日的该院石油开发所副所长刘厚龙说。在清河油区,碳酸盐岩的开发面临渗透率级差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天然能量弱等诸多挑战,该院常年派技术人员驻守清河提供技术支撑,并与胜利难动用中心结合,一同开展一体化联合攻关,通过开展多轮地质“长水平段井”“分支井”等新井型讨论研究,以新思路重新审视八面河油田油藏现状,积极摸排出一批潜力试验区块进行“少井高产”试验。双方每天通过电话、腾讯会议等方式交流,对方案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充分讨论和优化,确保每一口井都能达到最佳效果。新井面120-3-平20优质油层钻遇率100%,创八面河薄砂岩油层水平段导向最好纪录。
在江汉油区新井钻井现场,该院与江汉采油厂、工程院等单位组织成立的现场技术攻关团队全过程驻井跟踪,确保工程可实施、单井储量控制最大化、钻井投资最优化,很大程度保障了新井钻遇率。目前,油田“一字号井”王1-支平2分支水平井目的层钻遇率98.7%。
技术创新攻难关
“非均相复合驱试注井组油井日产油由0.9吨上升至7.0吨,增幅6倍,综合含水下降11%,呈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这说明我们找到了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金钥匙。”该院采收率所所长罗智说。该院与清河采油厂创新建立“白大褂+红工衣”协同机制,实验室与生产现场紧密配合,精准控制加药剂量与频次,强化药剂注入后的日常调整工作,形成“问题发现在现场、研究解决在实验室、成果验证在井场”的闭环模式,实现化学剂驱替与动态调整协同增效,在八面河稠油开发攻关上取得积极进展。
江汉油区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地层能量较低,储层物性较差,注水受效难。该院按照“推广应用压驱,攻关突破压驱+”的思路,与江汉采油厂协同攻关,以注采井组为分析单元,强化压驱潜力筛选,加强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模式匹配,优化矿场先导,不断释放油藏潜力。1-6月,实施完工20个压驱井组,累计增油3415吨。
该院还与荆州采油厂开展反向压驱可行性调研和论证工作,选定采出程度低的特低渗油藏松滋老区开展反向压驱试验。目前,已储备潜力井5口,其中ES20井反向压驱方案已获通过并进入现场实施。
精准施策促增产
“我们针对坪北SP199区长631小层物性相对较差、注水不见效等问题,优选组合粒径支撑压裂方案,加砂强度由2.0提升至2.8立方米/米,达到充分改造储层、建立有效驱替的目的。”该院油田专家赵旭说。坪北油区今年实施的首批11口压裂措施井均投产见油,日增油量达10吨,增产效果好于预期。
精准施策是院厂结合的重要体现,该院研究人员系统分析坪北油区近年压裂措施井生产动态,深入开展回顾性评价研究,预测储层甜点区,构建“地质甜点识别+工程参数优化”双驱动模型,与坪北经理部、工程院一同完善注水配套,优化压裂工艺配套,最大程度挖潜剩余油,取得显著成效。还与荆州采油厂通过逐口井的摸排,结合动态分析,一井一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成功提升多口老井采收率。“沙38井原本产量不到1吨,通过侧钻后,初期放喷产量达到五吨,现在仍维持在三吨。”刘厚龙说。未来,该院将继续深化院厂合作,优化协同机制,加大技术支撑力度,为老区增储上产赋能。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为切实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一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传递公司对奋战在项目一线员工的深切关怀,7月11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一化建”)榆林恒神...
近日,华北石油工程国际公司“公众开放日暨家属EAP活动”在河南南阳温情启幕,党委书记任吴庚、纪委书记黄中信出席,150余名员工及家属齐聚,共赴这场充满关爱与温度的盛宴。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安达市政府安全会议精神,公司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结合染料生产实际,通过抓思想、抓现场、抓作风,引导干部员工凝心聚力,以“满格”模式抓安全,助染料生产平稳
7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班长刘珂铭正组织班组干部和生产骨干召开讨论会,探讨通过精细生产管理降低作业费用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
7月10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建品牌“鄂能向新·绿智先锋”首次正式发布,旨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