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近日,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二维膜的仿生构筑与卤水铀元素精准分离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电荷组装与氢键作用的二维仿生膜技术,在精确离子分离卤水铀元素方面表现出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我国铀矿资源匮乏,海水及我国西部盐湖等卤水资源中虽含大量低浓度铀酰离子,但是从卤水复杂体系中经济、有效地提取低浓度铀酰是一大难题。膜分离在铀提取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目前膜对复杂体系的分离选择性低,所以膜材料的选择性分离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二维材料如氧化石墨烯成为膜材料研究的焦点,然而氧化石墨烯膜的层间相互作用主要依赖范德华力和π-π堆积,导致其在高压或长时间使用下容易出现结构破损,制约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研究团队受植物细胞壁在压力下能够重组为更强、更致密结构的自然启发,创新性地将氧化石墨烯与工程细菌结合,通过电荷排斥成功诱导液晶结构的形成,并利用外部压力压平细菌、去除层间水分,构建出致密且稳定的二维仿生膜。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膜不仅机械强度较纯氧化石墨烯膜提升12.42倍,更实现了对铀酰离子的精准捕获。
新型膜兼具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和低能耗特点,为我国铀资源的高效回收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推动铀资源回收产业化。未来,该技术还可拓展至废水处理、稀有金属回收等领域。
近年来,潞安恒通化工公司氯碱厂通过实施漂白粉尾气吸收与离子膜事故碱再循环工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该工艺已为公司节约成本42.84万元。
近日,江苏泛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江苏特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高磷矿金红石钛白粉生产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与福建省网新创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前往福建省能源石化创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企业产学研专题调研。
日前,江汉油田潭761-斜13井在采用“前置二氧化碳+人造底水油藏”气水双效补能新工艺后成功放喷,获得日产8.6吨的工业油流。这一成果为后续潭口区块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2月15日,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在高氯废水低温蒸馏处理站三期工程蒸发结晶单元的钢结构吊装作业中,采用YC工字钢夹钳专用卡具和2台高空作业车配合施工,除去设备倒运时间,仅用4个半小时就完成11根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