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降碳还需久久为功

  “降碳减排”并不是新鲜话题,化工行业已经持续努力数年,且卓有成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为何它仍是行业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话题?因为,这不仅是化工行业需要应对的长期考验,更是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与之有关的观念认知、政策落点、发展趋势、创新技术、实施措施一直在更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多位化工行业的代表委员也提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不是“有你无我”或“有我无你”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彼此支撑、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些都让行业接收到了积极信号——绿色转型无需以牺牲增长为代价,传统产业仍有成长空间,为行业持续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了信心。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无论是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来自化工行业的代表委员,都明确表示统筹兼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精打细算”每一滴油、每一克碳的使用效率,布局新旧能源“两手抓”,主动拥抱碳市场……在通往“碳中和”的道路上,每年都有无数“新可能”集中涌现,推动着行业乘风破浪。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提出,建议通过率先审批、绿色通道等方式,推进以“热电氢”为媒的新能源与化工行业的高效耦合,打造行业示范绿色项目。全国人大代表,青岛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韩峰则建议,国家层面制定二氧化碳化工利用中长期产业化发展规划、科技支撑规划和实施计划。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建议国家明确绿证可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出台配套的使用标准与生态环境部正在推动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互证互补,并争取国际认可。

  绿氨绿氢耦合,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绿电绿证规范……这些在几年前还只是在试验阶段的化工降碳技术与规范,如今都在朝着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跨行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加大化工降碳新业态的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化工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自然成了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上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评价是“不能歇脚、不能停步,我们还要持续深入打下去”。“降碳”对于以碳为根基的化工行业而言,是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可避免,也没有捷径。但我们相信,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应对这场持久战,我们做好了准备,也坚定了决心,“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相关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立案开展反垄断调查

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特变电工将投170亿元建煤制天然气项目

  4月1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两则公告,将建设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并建设煤制天然气配套供煤项目。  公告显示,煤制气项目总投资约为170.34亿元,建设期为3年,第4年....

攀钢钒钛股份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4月2日,从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股份”)传来喜讯,2025年以来,该公司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达产达效攻关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3月底,连续三个月生产的氯化钛白粉合格率...

上海颜钛获“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4月2日,从颜钛集团传来喜讯,该集团旗下的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再次获得了上海市进出口商会颁发的“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称号。

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

  4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视察了位于奥什州诺卡特区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视察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认真听取了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厂长刘丙林关于一期包括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的详细情况...

九江:“链主”带“全链”,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3月26日,九江石化加氢裂化装置桩基开工,这是继去年底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第一个项目——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开工以来的又一重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打造“炼油+芳烃+P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