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高新区:“三聚焦”打造硅碳负极产业园

今年以来,湖北宜昌高新区积极布局硅碳负极这一新兴产业,聚焦项目建设、技术创新、要素配套,通过精准招引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吸引带动更多项目落地,致力于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布局功能完善的硅碳负极产业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技术创新 构建一体化产业链

瞄准新兴产业和技术,宜昌高新区将硅碳负极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迭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作为宜昌高新区重点企业,银硅(宁波)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投资建设年产2000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我们引入了目前行业内最新的气相沉积硅碳技术,具备优异的循环次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环保性能。”该公司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经理胡伟介绍说。

宜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宜昌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硅烷气—硅碳负极—新能源电池”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上游原料不出园、下游市场在“门前”,园区内企业可就近采购,降低了物流与生产成本。2030年,高新区硅碳负极材料年产能将达到15万至20万吨,产值规模600亿元,新增税收超30亿元。

聚焦项目建设 推动产业加速落地
    “目前项目土建进入攻坚阶段,预计6月试产。”在建设中的湖北匠芯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该公司负责人杨士平对一期项目今年投产充满信心地说。

匠芯新材料公司是一家聚焦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专注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用硅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是宜昌高新区第一家开工的硅碳负极新材料企业。该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底计划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规划年产能将达到3000吨,推动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落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今年宜昌高新区硅碳负极项目签约、落户、开工不断:1月10日,晟皓电子级硅烷及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白洋工业园开工,总投资约56亿元;1月16日,宜昌高新区与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

“围绕硅碳负极产业链的上下游,目前已有6家企业落户宜昌高新区,我们还在积极对接、招引该行业的其他龙头企业,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硅碳负极产业园区。”宜昌高新招商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聚焦要素配套 完善产业生态建设

宜昌高新区引进多家生产硅烷的企业,可为下游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目前,和远气体年产5000吨硅烷项目已经投产,年产能可达6万至8万吨;晟皓电子级硅烷及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正在建设,规划硅烷年产能1.5万吨。

此外,宜昌高新区正在建设从宜化集团到和远气体再到匠芯新材料公司的公共管廊。待完工后,硅烷气体可通过管道,实现“点对点”传输,降低硅碳运输风险。

沃土培育良种,产业拔节生长。“依托这些优势,我们将加速推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关联产业集聚,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产业生态圈。”宜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推荐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数字赋能5G智造新标杆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石油化工园区的智能化建设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常州经开区:“碳”索未来 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近日,江苏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内,580米的光伏长廊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正式完工后将并入国家电网;含50个车位的光伏车棚各组件安装完成,等待接线后配备新能源充电桩;20栋标准厂房、1栋研...

随州高新区推动闲置土地处置

5月5日,湖北随州高新区召开闲置土地与僵尸企业处置专题会议。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晓东主持会议并强调,要秉持整体联动、科学施策、合力攻坚、依法处置、强势推进的原则,...

济南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济南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系统部署了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宜春丰城化工集中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5月6日,江西宜春丰城高新区召开化工集中区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专题部署安全风险整治提升和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项目建设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