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需先在防爆要求不高的室内场景“实习”
近日,一段机器人在公园里爬楼梯的视频登上热搜。这台由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多项关键功能上实现了重要技术突破,并创造了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顺利完成134级超长台阶攀爬挑战的新纪录,成为全球首个能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不过,类似的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想要进入化工厂工作还有难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受技术所限,目前人形机器人很少出现在石化装置区,但类似的人形机器人或许可在石化企业防爆要求不高的室内场景应用。
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天工”机器人主要实现了三项重要突破。一是感知行走实现突破,借助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实现了基于视觉的感知行走,能够在行进中精准识别前方地形,迅速分析环境,并实时调整全身动作和步态,确保行走稳定高效。二是能够连续跨越多级楼梯和高达35厘米的大高差台阶,具备无磕碰、不踩棱、不踏空的能力。三是能够在复杂地形中高速奔跑,该机器人在沙地、雪地、山坡等多种复杂地形中拥有极强的泛化能力,奔跑速度可达12千米/小时。
一位从事机器人研发的业内人士表示,感知行走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在真实环境执行任务,甚至在山地、雪地、废墟等极端场景下救援、勘探等作业提供了可能,也为具身智能应用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这种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否在石化企业中应用?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目前在化工厂装置区应用还比较少。”扬子石化系统开发管理工程师林爽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石化行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巡检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爬壁机器人、智能加油机器人、机械臂等工业机器人走进化工厂。但由于化工企业对机器人防爆水平要求很高,现有的技术无法处理人形机器人活动关节的防爆问题。
“不仅如此,防爆处理之后,人形机器人的体重也会大幅增加,这将影响机器人的平衡性,导致其在生产区域爬楼梯过程中极易摔倒。”林爽进一步解释道:“不过,‘天工’人形机器人可应用在化工企业的配电室等防爆要求不高的场所,来执行开关柜、开关按钮旋转等操作。”
广州石化信息化专家张洪灏则认为,它可以“应聘”涉及有毒有害风险的岗位,例如在实验室辅助高位巡检等。
据悉,“天工”机器人已经在国家电网“上班”,它能够像熟练的电工一样,自主完成局部放电检测、电力巡检等工作,并根据要求,完成合闸、分闸等倒闸操作任务。这些“数字员工”正在学习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未来或能自主诊断设备老化趋势,真正实现“治未病”。或许就像中国信通院在2024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预测的那样,在不远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就将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即可完成各类任务,真正代替人类员工行走在高大的化工装置之间。
2月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举行。本次GDC以“模塑全球无限可能”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开发者、企业领袖、技术专家和国际开源社区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的前沿技术、产业....
2月23日,在上海徐汇西岸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在大会平行活动科学智能青年创新论坛上正式启动。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名单。此次入选的案例涉及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8大方向共73个项目。其中化工行业多个案例脱颖而出,展现了化工企业在数字...
日前,广西以“新春第一会”精神为引领,全面启动面向京津冀及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片区招商行动,聚焦新兴产业,深化区域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日前,经过1个多月的攻关,河南油田成功应用DeepSeek-R1大模型,目前已进入上线测试阶段,后续将高效支撑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