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产油国联盟(OPEC+)宣布增产石油计划,导致国际油价应声下跌。这一举措的动机和效果引发市场广泛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来说,石油增产显然会给行业带来压力。
OPEC+的增产决定将国际油价拉到低位,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差异化影响。目前,尽管美国页岩油运营商在运营效率和财务管理方面有所提升,但多数企业仍处于盈亏平衡边缘,特别是在二叠纪盆地优质开采区以外的生产商处境更为艰难。
睿咨得能源数据显示,二叠纪盆地新油井的盈亏平衡价格约为每桶62美元。不过,投产后运营成本将显著下降,部分油井在每桶38美元的价格下仍可维持盈利。相比之下,特拉华盆地的盈亏平衡价格接近每桶56美元,而米德兰盆地和伊格福特地区的成本更高,平均达到每桶66美元。当前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已跌破每桶60美元关口,若油价继续下行,相当数量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将陷入亏损境地,高成本企业可能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以控制损失。
更令美国页岩油行业担忧的是,美国政府当前政策导向更倾向于维持低油价。为抑制通胀,控制能源价格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虽然特朗普政府曾通过解除开采禁令、批准新建管道和出口终端等措施降低生产商成本,但这些举措在低油价环境下收效甚微。对页岩油企业而言,维持合理油价水平才是关键,但这与政府控制通胀的需求存在根本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美国油气行业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政策支持。这种政策导向与经济现实的背离,或许才是美国页岩油行业在当前低油价环境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该联合声明发表谈话,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双方同步暂停实施2...
近日,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发布最新《化学月报》称,2025年欧洲化学工业产量将增长0.5%,而2024年增速为2.5%,主要是由于欧洲化学公司处于“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