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化学亚洲区总裁凌宏恩:以本地化创新覆盖亚洲市场

  日前,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总部面对面”走访活动中,位于上海化工区的罗姆化学一体化生产基地及亚洲技术中心对外开放,并开展对话活动。活动中,罗姆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了公司部分最新创新成果。罗姆集团亚洲区总裁、罗姆化学(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宏恩表示:“化工行业需要不断精进和研发,现在时机到了,创新应该扎根在中国。”

  作为全球甲基丙烯酸酯化学品领域的领军企业,罗姆自2009年在沪建立首个生产基地以来,历经15年本土化深耕,已形成从上游原料生产到下游创新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罗姆化学在亚洲区域的销售额占到集团的30%。

  据介绍,位于上海化工区的罗姆化学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生产基地投产于2008年,总投资2.5亿欧元,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目前,生产基地已经拥有4套超大型生产装置。罗姆甲基丙烯酸树脂亚洲负责人李德军介绍说,这4套生产设施分别是甲基叔丁基醚装置、甲基丙烯酸酯装置、特种单体装置和聚合物装置,覆盖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合成产品整个生产链条,目前年产能达10万吨。

  李德军自豪地表示:“在中国,平均每4辆汽车中就有1辆的尾灯应用了我们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宝克力模塑料。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大,单个汽车尾灯所需的宝克力材料也逐渐增多,贯穿式尾灯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的这项业务一直保持着约两位数的增长,对整个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业务增长贡献很大”。他表示,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上海化工区增资扩建PMMA模塑料工厂,2023年10月已建成投产。他强调说:“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亚洲市场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一直在研究评估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其他事业部也有计划追加投资。”

  另据了解,罗姆高度重视创新和科技投入。2021年至2022年,其亚洲技术中心一期、二期相继在上海化学工业区INNOGREEN园区投入使用。这座1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置了分析、聚合、配方及宝克力研发实验室,聚焦从原料到应用技术的全链条创新。例如针对中国市场对高透光率、耐候性PMMA的需求,技术中心快速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产品从概念到落地的周期缩短40%,研发中心已成为罗姆化学贴近本土客户的“创新引擎”。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开展30余项本土研发项目,有力支撑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灯具、智能家居显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李德军特别介绍了研发中心开发的一种新型防火涂层。“这个涂层遇到高温就会膨胀,可以对内部基材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建筑行业里常见的钢结构,在温度达到500℃的时候就会融化,这个涂层就相当于给钢材‘盖了一层被子’,能够延缓升温。”李德军介绍说,他们还推出了一款环保又耐用的地坪树脂材料,防滑耐磨易透水,更适合上海多雨的气候,每年上海的斑马线改造工程都会用到它,年平均采购量在200吨左右。

  在中国甲基丙烯酸酯行业面临“内卷”挑战时,罗姆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巩固竞争优势。罗姆上海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具有制造业最全最完善的产业链,我们可以更高效地整合供应链,优化成本结构。中国政府鼓励高端制造业和绿色化工发展,中国市场对高端PMMA产品的认知和需求也不断增长。”


相关推荐

标普全球:低油价将重创部分产油国经济

  近日,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依赖石油经济的国家将因低油价导致财政遭遇重创,其中仅阿联酋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卡塔尔能在当前油价水平下实现财政平衡。

欧美达成初步贸易协定,Cefic与VCI认为:欧洲化工行业竞争力或受损

  7月29日,欧洲化工委员会(Cefic)与德国化工协会(VCI)发表声明,对7月27日公布的欧美初步贸易协定持谨慎欢迎态度,但双方均表示新关税及贸易协定可能进一步损害化工行业竞争力。

世界塑料理事会呼吁:全球塑料条约须关注循环经济

  7月29日,世界塑料理事会(WPC)近日呼吁各国政府在制定“雄心勃勃且可实施”的全球塑料条约过程中重点关注循环经济模式。

AFPM质疑美生物燃料及关税政策

  7月25日,美国燃料及石化生产商协会(AFPM)致信共和党高层议员,公开批评美国环保署(EPA)近期提出的提高炼油企业生物燃料强制掺混量的提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已“不可逆转”,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