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近日,大庆油田自主创新研发的第四代分层注水技术——缆控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在13个示范区2183口井实现应用,全井测调效率相比传统工艺最高可提升20倍,注水合格率稳定在92%以上,有力支撑了老油田“双特高”阶段高效开发。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双特高”开发后期,油藏动态非均质性加剧,油水关系复杂,常规测调方式已无法及时反映油藏动态变化规律。为此,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于2008年提出“智能分注”理念,以电缆对井下智能配水器进行供电及双向通信,将流量压力监测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置于缆控智能配水器中,就像是在井下植入“眼睛”和“手”,这样在地面就可以实时监测井下动态变化,并根据井下情况远程调整注水量,保障注水合格率,提高原油产量。
经过多年攻关,研发团队突破了狭小空间工具设计、复杂环境长期密封等六大瓶颈难题,自主研发形成了第四代分注技术的主体工艺——缆控智能分层注水技术,实现技术成熟配套。该技术可实现注水井井下分层数据的连续监测及实时调控,为油藏精准分析提供大量实时数据。
以大庆油田中区西部高台子示范区为例,应用缆控智能分注技术后,单井测调时间由2—3天缩短至1小时,测调周期由4个月加密至1个月,区块内74口智能分注井全部接入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对井下参数的连续监控,实现分层水量实时跟踪、优化和调整,区块注水合格率提高7.9个百分点,含水上升速度下降0.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下降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炼化)仪控状态监测平台上线,实现2000余个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员工巡检效率。
日前,江苏油田物探研究院基于最新的高邮凹陷连片地质剖面资料,提出全新井位,其中关键的信号波速度建模环节,由江苏油田借助高校力量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模型完成。
“慢一点,检查一下这部分桁架结构的具体腐蚀情况。”近日,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动力厂干煤棚内,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无人机的显示屏仔细查看隐患点的最新情况,对干煤棚球节桁架结构进行全面检查。
日前,中韩石化平面库10条包装线复检秤数据采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历时一个半月的包装线智能化升级工作圆满结束,有效增强了产品计量管控能力,提升了生产管理效能。据悉,中韩石化共有16条固体包装生产线,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