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盐碱地改良有了新方法。在4月7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的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腐植酸接枝丙烯酸水溶性盐碱地改良剂研究方面有明显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反应挤出连续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土壤盐碱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改良盐碱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的研究开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改良盐碱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表示。
据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李中贤研究员介绍,该中心开发的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反应挤出连续生产工艺,实现了反应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微量化,该工艺不使用有机溶剂,操作简便,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
据了解,2005年,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河南濮阳、兰考等地的盐碱地改良,研究开发了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2021年在新疆实验发现,该改良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配合节水灌溉应用具有独特优势。
为此,该中心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原力肥业有限公司、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科所等单位合作,在新疆库尔勒、哈密、阿勒泰、伊犁、阿克苏和山东东营等地开展了多点大田试验,涵盖棉花、大豆、玉米、小麦、甜菜、苜蓿、打瓜、番茄等多种作物,明确了该改良剂在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地、不同农作物品种和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用法用量,证明了该改良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显著等优势,特别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配合滴灌大面积改良盐碱地,实现了“边滴灌、边脱盐、边保水、边增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当前,我国研究开发的盐碱地治理技术较多,但真正能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技术却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制约和经济可行性差。”谈及为什么要在新疆进行实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唐中杰副研究员说,新疆有我国规模最大的盐碱地带,面积占全国盐碱地的1/3,过去也曾采用灌溉洗盐(碱)的传统改良技术,改良一亩地需要约2000立方米的水。但是,由于新疆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紧缺且已过度开发利用,传统的灌溉洗盐(碱)的技术难以为继,急需因地制宜,探索与节水灌溉配套、投入成本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据了解,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既能作盐碱土改良剂,又能作缓释肥添加剂,科研团队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6件,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件。
“改良盐碱地,是缓解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李中贤表示,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深入研究改良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长期滴灌条件下耕层土壤盐碱成分的变化,将使用改良剂和其他措施相结合,以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月31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燃煤锅炉全部停运。在这个采暖季,延炼首次实现单台燃煤锅炉运行,蒸汽总用量同比降低12.3%,共计创效2000余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千吨。
近日,天津龙蟠与天津远洋联合研发的“远龙Ⅰ号”伴航H2气缸油5040/5070成功通过国际知名的船级社认证,标志着这一创新产品正式进入全球船舶润滑油市场,为远洋船舶提供更高效的润滑解决方案。
近日,南化公司首次实现涉外技术许可,醇胺法脱硫/脱碳和络合铁脱硫两项技术许可成功签约国际化工巨头卡博特公司,在全球化技术合作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4月16日,浙江东瓯过滤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瓯微滤)与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举行合作签约和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瞅瞅咱翟技师研发的弹簧电机滑轨,用上它,部分油井冲次可调小至每分钟1次,同时减少了皮带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4月14日,在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古城油田泌142-1井的现场,古城运维站高级技师王运峰...
在普光气田的实验室里,两瓶清澈的水样并排放置:一瓶经过处理的普光气田产出水,一瓶是市售纯净水,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二者的区别。“这就是我所从事的复杂高含硫污水处理工作——将气田产出水转化为清澈可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