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大连富德有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超5000万元的乙丙交酯项目签约入驻辽宁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这是辽宁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从样品变产品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辽宁围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九大重点产业领域,高标准建设中试基地,不断加大中试基地引导和支持力度,支持中试基地多元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精细化工领域,建设“辽宁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辽宁盘锦精细化工”等12家中试基地;在新材料领域,建设“辽宁新材料”“辽宁鞍山煤焦油系先进碳材料”等9家中试基地;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其他领域,布局建设了18家中试基地。
为规范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实施,引导中试基地健康发展,辽宁省科技厅制定出台《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指引》《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下发《关于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推动中试基地建设的通知》,优化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环评审批,简化编制内容、指标确认和项目变更手续,加强包保服务,完善配套环保基础设施,为中试基地建设和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通过科技项目、拨投结合、考核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中试基地建设,累计支持资金1.8亿元,提升中试基地服务能力,加速中试项目落地。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中试基地建设及成果中试熟化,该省已配置中试验证及成果转化基金16支,基金规模达3亿元。
目前,辽宁以共建共享模式推动政府、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多方合作,形成多元化中试基地建设发展模式。大连长兴岛精细化工和洁净能源中试基地的“中试基地+园区”模式,采用政府出资建设、国企公司运行,在产业园区内建设中试基地,为产业园区企业提供共性中试服务;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的“政府+院校”模式,由盘锦市政府出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技术入股共同成立国有运营公司建设运营中试基地;沈阳中化新材料中试基地、辽宁新材料中试基地,则采取“央地共建”模式,分别由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沈阳铁西区和沈抚示范区共建。
此外,辽宁省科技厅还面向社会发布中试公共服务事项,搭建中试服务供需交流平台,开展各类对接活动,推动各类创新主体与中试基地开展合作,熟化验证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辽宁大连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通过开展科技成果中试验证,产出中试科研成果30余项、申请专利50余项,部分产品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和成本降低。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9项先进技术成果促成产业投资30余亿元,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千吨级中试项目落地盘锦,于2024年12月投产,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
下一步,辽宁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效率,加强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常态化发布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熟化。
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在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发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和水平。
近日,天津市公布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拟批复(培育)名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凭借“未来智能、生命科学、前沿材料”三大核心赛道的创新生态体系成功入选。
近日,大连金普新区举行冲刺2025全年目标动员大会暨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投资总额147亿元的36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
近日,江西省召开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综合考核结果。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西分宜工业园区分别获评2024年度江西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二名、第一等...
《乐山高新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日前印发,旨在进一步优化乐山高新区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做实事,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近日,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东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办的高端化工产业精准产才对接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