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难点痛点 在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行业媒体系统性变革研讨会在京召开

微信截图_20250712084526.png

7月10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网承办的行业媒体系统性变革研讨会在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召开。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出席会议,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主持会议。

殷陆君对本次研讨会召开的及时性和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行业媒体如何更好发挥舆论阵地、思想高地、文化园地、育人基地职能作用,结合系统性变革的趋势和潮流,殷陆君对广大行业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争做想得明白、说得清楚的思想者。把握媒体和新闻的本质和基本属性,立足行业特点,抓住“人、财、物”三项基础,保持包容性和宽容心推进变革。

二是要当既有规划图、又有施工图的行动派。各行业媒体作为行业领域内的主力军,要处理好“自为”和“他为”的关系,既立足实际先把自身能解决的事情解决好,又要借时代之势、改革之机寻求制度、政策、市场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帮助,创造新天地。

三是要成为写得漂亮、干得精彩的实干家。系统性变革中,媒体变的是形式和载体,不变的是功能和作用,行业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办报办台办新媒体,坚定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坚决推进改革创新,成为服务行业、彰显专业、特别敬业的全媒体。

变革成功的前提是直面难点痛点。针对不少行业媒体存在的“关门”办报办刊、人才流失严重、机构设置落后、新旧媒体“融而不合”等问题,张超文提出,广大行业媒体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系统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对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冲击,要注重解决各媒体平台“多而不强”的问题;要以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态。行业媒体必须要搞清楚,用户在哪里,需求是什么?积极探索运用AI技术丰富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用户体验;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媒体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广大行业媒体要着力培养一批文章高手、视频能手和善于开展数据分析、产品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要以传播效果评价增进改革方向。要认识到推动主流媒体进行新一轮的系统性变革,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变革,也不是隔靴搔痒的浅层次修补,而是要在一些关键节点上有所突破。

“我们既见证过融合转型的突破,也深陷于‘破而未立’的阵痛。”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守增开门见山。调研发现,推进系统性变革,广大行业媒体面临“政策—人才—资金”三重困境。如何破局?张守增指出,要从政策、人才、技术、运营四维发力,推动媒体融合从“物理相加”迈向“化学相融”。一是政策突围。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优化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内部活力。二是人才攻坚。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设融合新闻传播与其他领域(如法律、财经、医学等)的专业课程或培训班,培养紧缺人才。三是技术赋能。加大对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保障自主平台的良性发展。四是运营创新。加强传播渠道协同与资源共享,创造更多跨界合作,借助更大平台扩大行业信息的触达面。

“近年来我们的媒体融合发展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自我革命”的精神不够,变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足,仍存在用户意识不强、针对性服务不够,体制机制存在壁垒、整体优势没有有效发挥,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尚待构建、考核指挥棒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盛鹏的剖析和反思十分深刻。对此,他表示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任重道远,唯有坚定信心、直面挑战,统一思想、抢抓机遇,主动汇报、争取支持,重组流程、整合资源,通过技术赋能推进系统性变革。“例如,国家电网公司有一个‘网上国网’App,用户下载量、日活量、月活量均十分庞大,那我们就可以尝试把一些精华产品放在这个平台推送,利用行业系统内资源扩大新闻产品的影响力。”

面对系统性变革遇到的难点痛点,《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小建结合自家报社在应对系统性变革中的创新举措,提出行业媒体要努力做到“策划生产围着用户需求转,机制人员围着生成转,平台技术围着传播转,考核评价围着传播质效转”。具体而言,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着力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如做优重磅、做强评论、做实文风;二是要建好平台阵地,重塑媒体核心竞争力,如聚焦深度、注重原创、强化互动;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打通系统性变革梗阻,如推行新闻产品项目制生产、建立联动策划机制、构建全媒体考核评价体系。

中国税务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付树林表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交流分享中,付树林从提升政治站位、凝聚改革共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资源力量、加力推进实施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税务报社推进系统性变革的探索,“例如,我们滚动实施《青年干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引导编辑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凝聚媒体融合共识,抗牢系统变革重任。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携手网络大V共同讲好气象故事,联合微博发起‘气象科普团’活动,话题总共收获了2.6亿的阅读量。”中国气象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雪臣分享了一起联合外部资源、扩大行业媒体影响力的新鲜例证。此外,针对行业媒体在系统性变革中普遍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记者站发展与管理的政策困境、国际传播工作机制不完善等现状,王雪臣分别从加强采编人员业务交流培训、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统筹组织全媒体评价工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中国石油报》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耿玉锋用一句话形象、贴切地表现了主流媒体变革的决心。为使“石油声量”匹配“石油体量”,《中国石油报》持续推动纸媒业务从“新闻纸”到“思想纸”转型,打造有趣、有料、有品、有效的新媒体产品,与其他兄弟行业媒体加强“跨界合作”,不断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此外,结合行业媒体肩负的时代使命和文化责任,耿玉锋认为行业媒体在行业、为行业,既要服务于行业也要敢于跳出行业。善于把中央要求、行业需求,主动转化为行业媒体的自觉追求。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战略全局,不断提升行业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关推荐

中国石化联同广西北海市政府交流座谈

  7月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同广西北海市政府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就北海石油化工产业总体发展形势、“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北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中国石化联党委书记、会长李云...

何立峰会见巴斯夫董事会主席凯礼

  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凯礼。

江苏油田:学查改贯通发力 全链条巩固作风

  江苏油田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过硬作风助力奋进新油田建设。  多维度深学细悟。学习教育活动聚焦“学到位”,坚持以上率下,依托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百万吨级绿色氢氨工程,此举标志着绿色氢氨产业迈入规模化、商业化新阶段。该...

前十公布!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路演

7月8日,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在江苏高邮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地近40家氢能领域创业企业同台竞技,展示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经过产业专家、投资人现场评审,路演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