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7月22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累计向社会供应燃料电池氢正式突破1000吨!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青岛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迈入新阶段,更成为“东方氢岛”战略从蓝图走向现实的生动实践。
2021年1月,青岛市在西海岸新区率先开通氢能公交示范线,但当时的青岛和国内其他很多地区一样,没有燃料电池氢生产企业,区域内及周边缺少支撑氢能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燃料电池氢气资源,所需氢气需自300公里以外的其他城市长途运输至青岛。运距长、稳定性差,对氢能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青岛炼化公司急市场之所急,第一时间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为解决“用氢荒”难题,公司科研人员首创了化学精制法燃料电池氢生产技术,于2021年8月产出青岛市第一车、中国石化在山东省第一车燃料电池氢,实现了“青岛的车用上青岛的氢”,改写了青岛市不能生产燃料电池氢的历史,实现了青岛市氢能供应链由“0”到“1”的历史性跨越。当年出厂氢气22吨,解决了氢能公交车、氢能港口和氢能产业起步阶段无氢可用的难题。
2022年出厂氢气190吨、2023年出厂307吨,为青岛港氢能项目、氢能公交等提供了稳定支撑。即便在2024年受加氢站手续问题影响,出厂量暂时回落至 235吨,青岛炼化也积极抢建公用加氢站,解决了氢能车辆加氢难题。2025年1月至7月,出厂量已达246吨,超过2024年全年,且是2023年同期的1.6倍,展现出氢能产业强劲的复苏态势。
目前,青岛炼化公司日出厂燃料电池氢约1500公斤,是青岛市唯一能够生产燃料电池氢的区域,是胶东半岛地区氢能供应第一公司,也是全国首个独立建设和经营公用加氢站的石化企业,毗邻青岛炼化公司生产装置旁,记者看到该公司7月1日刚刚建成投用的全国首座实现工厂化运营的海水漂浮式光伏电站,也是中国石化最大水面光伏电站,青岛炼化发展规划高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梁峰介绍,现有水面光伏绿电装机功率达13兆瓦,年发绿电1700万千瓦时,相当于多植树75万棵。另外,新建23兆瓦水面光伏项目已完成立项,2026年全面建成后,水面光伏合计装机将达36兆瓦,年发绿电5000万千瓦时,可节能1.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相当于多植树220万棵。
走进青岛炼化公司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的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记者看到,青岛西海岸新区氢能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据梁峰介绍,之所以叫““碳中和”加氢站,是因为我们设计的加氢站采用虚拟储氢技术,比其他的加氢站降低能耗50%以上,加氢站所用电来自海水漂浮式光伏电站产生的零碳绿电,碳排放为零,现在用的是产生的30%多的零碳绿电,以后可能是10%, 90%电还要送出去,整个加氢站甚至是负碳排放。
据了解,青岛炼化将依托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成果,建设工业规模海水制氢示范项目,实现“光伏发绿电、海水制绿氢”,并把现有加氢站升级为全国首座海水制氢加氢站。
图片:张进刚/摄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可持续低碳燃料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核心路径。2025年6月24—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办,“可持续低碳燃料”主题论坛同期举行。与会...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 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芨芨湖产业园,总投资154.88....
为贯彻中央加强行业自律指示精神,推动BDO行业健康有序发展,7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在乌海市组织召开BDO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聚焦防止“内卷式”竞争、行业发展趋势....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听取关于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立新,中核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学军等代表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