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历史航程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和化工行业理应肩负起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的时代使命,以系统性思维加速变革进程,“三招”发展新“碳”途,为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聚焦源头治理,重塑工艺流程新生态。工艺流程再造是节能降碳的核心突破口。石化企业要立足全生命周期视角,推动生产体系向高效、低碳、循环转型;强化能量梯级利用,通过系统整合反应热、低位蒸汽、高压流体等能源,构建跨装置能量耦合网络,实现“吃干榨尽”;深化资源循环利用,攻关废水深度回用、废气资源化转化、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打造闭环式资源循环体系;推进柔性联产优化,打破装置运行壁垒,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多产品协同生产,动态匹配市场需求与能效最优解。
强化技术赋能,构建绿色制造新标杆。淘汰高耗能设备和技术创新是奠定绿色低碳发展的根基。石化企业要加快设备迭代升级,以能效“领跑者”标准为标尺,强制淘汰落后机电设备,推广高效压缩机、节能泵、低氮燃烧器等绿色装备;布局前沿技术突破,重点攻关碳捕集利用、绿氢耦合、氧化亚氮分解等减碳技术,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转化;深化数字智能融合,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能耗与碳排放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过程控制精准优化、污染排放实时预警。
完善管理体系,筑牢低碳发展新根基。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是长效减排的制度保障。石化企业要建立全链碳足迹图谱,通过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核算识别碳热点环节,制订分级减排路线图;创新碳资产运营机制,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探索碳汇项目开发,将减排量转化为企业绿色竞争力;压实全员减排责任,将碳排放强度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从管理层到操作岗的“双碳”目标责任体系。
践行先锋使命,引领产业协同新格局。石化龙头企业应发挥“头雁效应”,构建绿色产业生态,打造绿色产业集群,通过绿色工艺输出、低碳标准制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碳;拓展新能源耦合路径,探索化工园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绿电入化”;强化绿色品牌建设,以低碳产品认证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作者: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醋酸车间 田志勇
7月17日,天气持续高温,给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员工们带来严峻“烤”验。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精心组织了系列“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员工送去关怀与温暖,为夏日安全生产“降温”。
“遮阳帽,便携扇,清凉油,血压计……有了这些‘护身符’,岗位职工的身心健康多了几层保障,大家都放心了!”7月16日,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泊里巡线队队长刘钢介绍说。
“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特殊天气要增加巡检频次,对重点部位进行反复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处理。”7月17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七作业区副班长彭晨在检查油井设备时说。
7月15日,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在成都举行20周年庆典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以“廿载碳索路,科技启新章”为主题,活动汇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及产业链伙伴等1200余...
日前,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张义铁创新工作室QC小组等油田五家单位在湖北省质量协会第44次质量提升小组会上获评2024年度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