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资源高对外依存度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破局点何在?储量丰富、成本优势显著的盐湖提锂产业被寄予厚望。然而,国内盐湖类型复杂、开发程度低,尤其是高镁锂比卤水提锂这一“世界性难题”,长期制约着产能释放。
对此,在7月17日举行的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锂资源和锂电新材料论坛上,专家建议构建模块化通用技术,以“高端化、集约化、全球化”路径,打通盐湖提锂全链条,筑牢国家锂资源安全屏障。
“白色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企 目光齐聚盐湖“聚宝盆”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关键矿产展望》指出,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锂需求量增长了两倍,预计到2035年将再次增长两倍。
我国情况如何?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出示了两个数字:我国锂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左右,但锂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却超过70%。
在此情境下,众多目光汇聚于盐湖——这片大自然的“聚宝盆”身上。王孝峰介绍说,我国约82%锂资源存在于盐湖卤水中,其中青海、西藏两地盐湖资源量占全国盐湖总资源量的90%以上,是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
更重要的是,盐湖提锂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寇瑞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矿石法提锂的成本大约在6万~8万元/吨,盐湖提锂的成本则在3万~4万元/吨。随着近期锂价持续走低,盐湖提锂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经过多年开发,我国盐湖提锂已取得长足进展。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宋璇表示,当前青海盐湖开发中,钾盐的开发最为充分,锂盐作为后起者,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建的几个项目投产后,柴达木地区的碳酸锂产能将达到20万吨/年。
产业面临“世界性难题” 攻坚克难正在路上
尽管资源储量丰富,但盐湖提锂在国内总供给中的占比还较低,这是为何?
青海盐湖研究所副所长郑诗礼指出,目前盐湖提锂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萃取法、膜分离法和吸附法。国内盐湖类型多、开发程度低,工艺效率低且工艺的普适性较差。当前行业在不同属性的盐湖采取不同技术,但也普遍存在锂收率偏低的问题。
以察尔汗盐湖为例。寇瑞强谈道,察尔汗等盐湖卤水的水质特点是饱和超高镁锂比。其晶间卤水镁锂比可达1577:1,低锂特性显著,边界品位为0.018%。“低含量、高镁锂比卤水提锂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他说。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青海盐湖研究所、蓝科锂业、启迪清源等科研院所及企业先后展开研究并取得进展。如青海盐湖研究所,在高镁锂比卤水萃取提锂方面实现突破,已建成产业化示范线;蓝科锂业采用“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联合工艺,结合自主研发的吸附剂和电渗析膜技术突破难题;而启迪清源则以其膜法镁锂分离技术结合蓝科锂业吸附技术,实现锂收率大幅增加,已在多个项目得到应用。今年3月8日,五矿盐湖锂项目技改三期项目投料负荷试车中一次成功,这是全球首个万吨级“盐湖原卤高效提锂”产业化装置。
此外,北京华特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科锐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澳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盐湖提锂产业的关键装备等领域展开研究,力争实现技术自主化。北京华特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天玉谈道,目前行业在纳滤膜、电驱动膜方面还存在一定难点,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吸附剂、特种膜、电渗析膜、盐湖资源化技术等一系列核心产品,未来将持续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锂盐产业将持续扩容 向高端集约全球化进军
“锂盐产业将在需求增长和技术驱动下持续扩容,但需应对资源、环保和全球化竞争的多重压力。”王孝峰说。
对于盐湖提锂目前面临的问题,专家普遍建议提高创新能力。“问题核心是要提高锂资源的收率。”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汪海指出,“只有对盐湖资源开发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技术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盐湖资源。”
郑诗礼则建议,构建模块化通用提锂新范式,以实现全类型盐湖锂资源开发。他进一步表示,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可采取能源协同、盐湖资源和高原生态三“源”融合的发展思路,以当地风光电资源满足盐湖化工绿电消费需求,利用锂盐等材料为风光电站提供储能介质,并以镁盐生产镁基功能材料,帮助当地实现防风固沙。
王孝峰建议,建设盐湖特色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盐湖资源高效多联产利用,开发技术及国产化、大型化装备,推进盐湖资源加工大型成套技术装置的自主化,增强项目设计、建设和关键装备制造能力。同时,要推进盐湖产业与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等产业的整合发展,构建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主业突出、辅业发达的生产体系。
对于盐湖提锂的未来发展,王孝峰说:“未来行业将呈现‘高端化、集约化、全球化’特征,具备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的企业有望主导市场。同时,循环经济如电池回收、政策引导如锂资源战略储备等,将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可持续低碳燃料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核心路径。2025年6月24—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办,“可持续低碳燃料”主题论坛同期举行。与会...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 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芨芨湖产业园,总投资154.88....
为贯彻中央加强行业自律指示精神,推动BDO行业健康有序发展,7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在乌海市组织召开BDO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聚焦防止“内卷式”竞争、行业发展趋势....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听取关于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立新,中核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学军等代表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