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过氧化氢有望“即产即用”   

  5日26日,天津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材料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且有望实现“即产即用”。相关研究发表于期刊《自然·通讯》。

  过氧化氢作为重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和环保领域,2024年全球需求量高达600万吨。然而,目前95%的过氧化氢依赖高能耗的蒽醌法生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开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过氧化氢合成方法是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共同目标。其中,电化学合成技术能直接利用氧气和水生成过氧化氢,可在常温常压下生产,有望实现过氧化氢“即产即用”的理想目标。但长期以来,催化剂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活性低、选择性差、稳定性不足,制约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

  为解决上述难题,梁骥团队研发了一种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使镍活性中心与相邻层的氨基基团形成“层间氢键”。该效应犹如一把“分子钥匙”,使该材料对于电合成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精准匹配理论最优值,既保证了反应活性,又大幅抑制了副反应发生。与传统催化剂依赖金属中心电子结构调控不同,研究团队通过设计材料的分子堆积方式,利用氢键等非共价键作用力,实现了对催化反应的精准调控。这种“非配位结构调控”策略为新型电催化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未来可拓展应用于更多化学反应体系。

  测试表明,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该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在人工海水中,该催化剂制得的过氧化氢质量浓度可快速积累到1%,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可快速积累到3%,均达到了污染物降解、杀菌等需求的实用标准。例如,利用该材料在生理盐水中制备过氧化氢仅30分钟后即可对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实现100%的杀灭率,并对毒性有机染料实现快速降解。

  这种新型催化剂,不仅有望破解传统生产工艺高能耗、高污染难题,还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以及复杂水质中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优化制备工艺,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线,力争早日实现对传统高污染工艺的替代,助力绿色化工目标实现。


相关推荐

浙江华创超临界CO₂技术亮相联合国

为全球聚氨酯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上,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向全球分享了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和南京...

中空纤维膜污染检测工艺获认可

6月19日,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中空纤维膜污染检测工艺研发”项目获得天津经开区群团工作部主办的2025年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二等奖。

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九江科技服务站落地彭泽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7月4日,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九江科技服务站签约仪式在彭泽县举行。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与九江科技服务站依托单位江西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了合作协议,依托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人才和技术优势....

让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记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低温费托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的展厅里,一罐普通的黑色粉末静置在展柜中。它看似毫不起眼,但用于煤制油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煤变油的效率,用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它就是费托铁...

中国科协发布2025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多项化学化工项目入选

  7月6日,第27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在北京举行。

寰球河北公司OPC程序通过测试

  近日,寰球河北公司自主研发的OPC程序通过抚顺乙烯智能PID项目组百张智能图纸压力测试,成功上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