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成绩斐然 任重道远

自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以来,工业互联网已从基础设施建设迈入各行业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牵头编制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简称《报告》)发布,系统梳理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态势和成效,并提出推动规模化应用的措施建议。

产业增加值规模超5万亿元

近两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2020—2024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增长41.09%,年均复合增速8.99%,大大高于GDP增速。

《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1.53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65%;渗透产业增加值规模3.4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4.70%;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总规模5.01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6.45%,占GDP比重3.81%,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稳中有升。

此外,随着应用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对工业、农业等领域的赋能成效进一步凸显,有力支撑传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核心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报告》通过一组数字,展现了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功能体系逐步完善。

网络方面,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14.1万个,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4万个,建设5G工厂超4000家,“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1.5万个。标识方面,我国已建成标识解析“5+2”国家顶级节点体系,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截至2024年11月,标识注册总量突破6000亿,服务企业超45万家。平台方面,我国已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近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近9700万台(套)。数据方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建成,汇聚数据超14亿条,工业互联网数据要素登记(确权)平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安全方面,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态势感知、风险预警和基础资源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此外,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批准发布工业互联网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17项,关键标准累计已超100项,涵盖基础共性、网络、边缘计算、平台、安全、应用等各重点方向,涉及关键技术、测试方法、管理评价、典型应用等领域。

制造业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报告》显示,工业互联网通过强大的连接和数据分析能力,持续推动各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其在制造业领域的赋能效应尤为突出,特别在石化领域应用广泛。

2018年以来,我国累计公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829个,涉及采矿、冶金、石化等多行业。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陆续公布。目前,工业互联网与石化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正在编制中。

《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带动九大行业增加值规模达千亿元。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65万亿元、2.39万亿元、2.55万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增加值规模最大,2024年预计达1.98万亿元。

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通过推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通过加强供应链的协同与透明度,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制造业从传统产品制造转向产品与服务结合。

推动规模化应用需多点发力

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方面,《报告》从四方面提出建议。

在政策引领与金融保障方面,一是加强政策保障与统筹协调,形成“行业出题(建立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清单)——产业答题(加快提升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供需协同(政府、需方、供方、专业机构多方联合推进)”的推进机制;二是鼓励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投资基金,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在技术攻关与算力强化方面,一是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如工业软件、工业协议、工控系统等,同时加速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二是构建高效、灵活、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析需求。

在深化应用与融通发展方面,一是紧密结合细分行业需求,将工业互联网与行业的工艺、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逐个行业做深做透;二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合作项目,拓宽应用场景和市场,共探跨国应用新模式、新路径。

在安全保障与标准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加快重点标准的研制与发布,推动应用。

相关推荐

数字引擎驱动石化工业智能化转型 ——记全球首座智能乙烯工厂的产业创新实践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九江石化视察时,指出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九江石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入关键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这已是“工业互联网”连续8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教育部征集AI领域就业育人项目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开展人工智能(AI)应用领域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征集申报工作,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人才需求、就业服务等提出的新要求,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

多所工科高校“牵手”DeepSeek

DeepSeek-R1-671B(满血版)的正式发布,正在为教育智能化转型带来机遇。近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化工及相关理工高校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

智能热词“上新”,化工业怎么说?

​“具身智能”“6G”“智能机器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新”的一连串信息产业热词,成为代表委员们热烈探讨的话题。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推动这些“热词”与产业转型等工作深...

天津石化、中控技术打造化工实验室智慧“大脑”

取出、旋盖、量取……几十秒内,机械臂就完成了工业循环水样本的转移,随后无人驾驶小车载起试管架,消失在林立的分析仪器和机械臂之间……日前,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化(以下简称天津石化)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