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开区打造智慧园区生态圈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指挥中心,宽敞的大厅、整洁的屏幕、实时监测的动态数据映入眼帘。“为提升园区智慧监管水平,我们一期投资2亿元,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形成了以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园区生态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负责人程和平表示。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全国化工园区中率先启动“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工程,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构建起“人治+技防”的智慧园区监管体系,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全链条自动化率提高到85%以上,园区企业运行成本降低10%。

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

智慧化是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荣获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同时入选应急管理部5G+安全生产试点示范项目、山东省工信厅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据介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5G+”智慧化工园区项目,率先突破“5G+”危险源数据无线化实时采集技术,实现对装置、罐区1至4级重大危险源智能监控。

在“5G+”智慧化工园区基础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确定性网络园区示范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对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园区网络实施确定性网络接入、汇聚、升级的园区。该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东营港招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廷花表示,通过确定性网络建设,与AI新技术深度融合,使沉默的化工知识和数据学会了“开口说话”,为帮助化工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提质增效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该区以智慧平台打造智慧园区的数字底座,构建产业园区“招、管、服”一体化体系,实现传统园区的招商、管理、服务更新迭代,招商引资效率提高40%以上。

如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重点搭建了智能感知物联网和高速光纤主干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八大支撑平台和涵盖安全、环保、应急等八大智慧应用系统,对园区内150余家“四上”企业、228个重大1.5万处风险点、每天近5000辆危化品车辆进行全天候跟踪监控、智能分析、应急处置,实现生产运行、安全环保、物流调度的一体化、智慧化整合。

安全监管实时监测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借鉴雄安新区的数字孪生概念,构建起“人治+技防”的智慧园区监管体系,对园区43处重点企业装置和159个罐区进行了1:1三维建模,是全国首家实现对装置、罐区重大危险源智能监控的园区。在全国率先突破“5G+”危险源数据无线化实时采集技术,实现重大危险源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趋势分析和风险预警。

在公共管廊实时监测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对园区42千米公共管廊1300余个易泄露点位进行实时监测,代替了人工巡检,监测效率提升2.6倍。

在安全生产视频巡视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覆盖园区的25路高空瞭望以及5000余路监控视频,依托华为AI智能分析技术和高点热成像仪,对隐患事故和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告警,实现监管无察觉、执法全覆盖。

在危化品运输全流程管理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开发车辆装卸联锁平台系统,对车辆违停、超速、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系统运行以来,园区内危化品车辆超速行驶行为降低73%,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行为降低85%。

在应急救援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智慧园区指挥中心为“大脑”,建立市域治理运行分中心,实行多部门联防联治和应急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可依托报警专线电话及36个视频报警柱实现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接警,利用卫星地面接收站、无人机、应急指挥车、5G+消防单兵等新技术,构建天地人一体化的通讯联络系统。

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发挥海科瑞林、诺尔生物等重点企业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激励区内企业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快“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实现装置级、工厂级、产业链的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邀请多家优秀服务商开展智能化诊断,实现规上化工企业全覆盖,涌现出联合石化、天弘化学等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企业。今年以来,开发区重点企业技改投入同比增长近30%,涉及智能化控制、节能降碳、工艺优化的项目占比超过8成。经测算,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区内企业相应生产装置可减少人工操作66%,年综合效益超过3.5亿元。

截至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场景3个、省级智能工厂5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省级智能制造场景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提升了整个港区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东营港经开区园区管理局负责人李俊英表示,下一步,东营港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将进入持续优化、全面推进的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生产管理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能力建设,不断孵化培育形成新能力、新模式和新业态,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建,激活数据要素发展新引擎。

相关推荐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生态

连日来,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科(浙江)新材料中试基地好消息频传:基地首个实现产业化落地的项目——浙江星传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顺利...

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如何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如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已成为驱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引领尼龙产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近日,河南...

西安高新区、香港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

7月8日,在西安举行的香港优势助力陕西科技企业走出去交流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推广署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支持科技企业借港出海,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陕西推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

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强服务指导和标准制定,稳步推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潍坊滨海开发区:“数转智改”赋能精彩蝶变

近日,2025年山东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名单发布。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榜上有名,成为全市首家入选的化工园区。这是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数转智改”取得的成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