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牵手高校共推炼化产业转型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2月25日,记者从中国海油炼化产业转型发展论坛上获悉,中海油材科院正以重油加工利用、化工新材料、高端润滑油及绿色低碳技术为研发重点,广泛开展科研攻关,助力中国海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院正积极与学术界对接合作,计划有针对性地突破核心技术难题。

  “我们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从炼化资源延伸利用出发,重点研究低碳烯烃、高碳重组分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和产品;二是从相关应用配套出发,开发特种新材料,包括海洋新材料、储能材料和分子辨识材料等。”中国海油资深技术专家、中海油材科院新材料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傅送保表示,他们正在攻关“乙烯羰基酯化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新工艺技术”“碳三碳四烯烃羰基酯化生产丁酸/戊酸酯技术”等,同时计划重点突破烯烃聚合产品技术和碳基新材料技术,如开发发泡聚丙烯专用料、抗蠕变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产品,以及研究中间相沥青制备技术和通用级沥青碳基纤维技术。

  针对上述课题,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中国海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提出了建议。

  在润滑油产业方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研院院长韩生教授表示,高端润滑油是中国海油的优势领域,建议针对高端装备和新兴产业需求,开发高性能、长寿命、低能耗的润滑油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并以润滑油产品为突破口打造海油品牌。

  在聚烯烃产业方面,华东理工大学产品工程系主任赵世成教授指出,近年来行业市场整体承压,摆脱困境的途径之一是研究改性材料。他强调,相较于同质化严重的大宗材料,企业应更加重视改性技术,因其投资低、灵活性高,建成一套改性线后可开发多个牌号,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小平教授以碳纤维为例指出,目前国内规划产能已远超现有需求,建议中国海油以海上平台实际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牵引”,探索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并提前布局相关标准建设。

  “实现中国海油中下游,特别是炼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站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高度,以特色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一体化为目标,拥抱创新,面向未来。”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忠总结道。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加大技术专家培养力度,打造一支目标清晰、能力卓越、矢志奉献、富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同时优化科研合作模式,以开放姿态共享科研成果,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相关推荐

锦西石化智慧平台赋能数字化大检修

“我们开发的精益大检修智慧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56天,不仅能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各部门间协同配合,更为装置大检修项目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服务和支撑。”4月25日,锦西石化公司数智技术中心情报管理组组长...

2025-04-29     辽宁石化新闻

湖南石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上新

  今年1至4月,湖南石化申请专利15件,共有9件专利获授权,其中两件专利分别获得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两国授权。

中原油田获软件成本评估资质

  近日,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收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授权的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服务机构证书,成为中国石化上游首家具备国家级软件成本评估资质的单位。

桂林蓝宇获颁国产大飞机子午胎CTSOA批准书

  近日,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国产大飞机子午线轮胎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

让传统设备爆发“新能量”——延炼四机组发电技术攻关纪实   

  4月16日,从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技术攻关一线联合二车间传来消息,通过对标学习、精准实施反再—机组—蒸汽系统操作优化,一季度该厂四机组发电410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30%,实现了设备...

北京化工集团亮相国际橡塑展

  4月15日至18日,北京化工集团携旗下华腾新材、京腾昊桦、华腾橡塑、华腾检测等6家企业亮相CHINAPLAS2025中国国际橡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