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镁资源大国,既有丰富的菱镁、白云石、水镁石等固体矿产,又有海水苦卤、盐湖卤水及地下卤水等液体矿。我国还是镁质耐火材料和金属镁生产大国,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盐湖资源的开发,盐湖镁在我国镁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在日前举行的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镁产业论坛上,专家指出,我国高端镁质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等瓶颈,制约了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步伐。对此,专家呼吁,应通过工艺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及全产业链协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打造支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绿色增长极。
储量产能夺“双冠” 镁质材料前景广阔
专家指出,镁质材料应用场景广泛,且我国有丰富的资源基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金属镁是最有效的节能材料和储能材料之一。”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国建指出,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和镁离子电池是最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及绿色储能材料之一;镁合金则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汽车领域有十分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青海创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支部书记蔚永福表示,氢氧化镁、氧化镁、碳酸镁及镁铝水滑石作为高附加值镁质材料,在多个战略性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其中,氢氧化镁是新型环保阻燃剂与稳定剂,也是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的核心填料;镁基水滑石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烯烃抗老化热稳定剂,全球市场亦稳步增长,年增长率约为7%~8%,我国增幅可高达15%~16%。
而从资源供应的角度来看,我国镁资源储量丰富。刘国建指出,盐湖镁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确保关键材料稳定供给具有战略意义。
据了解,我国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刘国建指出,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镁产业链,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镁生产国。据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能为175万吨,我国产能为148万吨,占全球产能的85%。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技术短板亟待突破
“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我国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刘国建谈道,“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
“目前产业仍存在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问题。”蔚永福举例说,如纳米级氢氧化镁的分散性及表面改性技术尚未突破,影响阻燃效率;用于半导体封装材料和导热填料的高纯氧化镁,国内产品纯度难达标,目前依赖进口;用于飞机内饰减重的轻质复合材料填充剂——碳酸镁,其在高温下分解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镁化合物分会会长、专家组长宗俊也指出,目前我国能稳定产出符合高磁感取向硅钢片要求的硅钢级氧化镁产品的企业只有两家,世界上较受认可的还是日本产品,质量最优,产品稳定,但价格是国内产品的2~2.5倍。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许多科研院所及企业正针对行业“卡脖子”难题展开攻关,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禹泽介绍说,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萃取分离与功能材料课题组针对氢氧化镁、镁基水滑石等展开基础研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建成产业化示范装置,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韩景宾研究团队在水滑石基气体阻隔材料方面取得进展,已有多项应用成果。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田晓利则指出,该公司针对二氧化碳直接吸收法制备硅钢级氧化镁展开研究,所得样品各项数据达标。
多管齐下共推产业升级 向多元高值绿色启航
记者了解到,除了材料性能的“卡脖子”问题,镁产业还面临生态环保方面的挑战。镁质材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盐湖金属镁生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企业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进一步增加了环保风险。
对此,刘国建在工艺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和产业培育四方面提出建议。他提到,要提高行业的绿电使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管理体系;同时,要聚焦盐湖绿色金属镁生产、高品质镁化物开发以及多路径氯气消纳等关键点,形成自主可控的原创生态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并向产业链后端、价值链高端延伸。
蔚永福也认为,要推动提取技术、产品制备技术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创新;积极采用绿色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各方也需共同努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链协同发展、区域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对于镁质材料的未来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会长、辽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韩光启指出:我国的镁质材料,主要包括镁质耐火材料、镁质化工材料、镁质建筑材料、金属镁和镁合金材料、镁质新材料。我国镁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从“高耗能辅助材料”向“高附加值功能材料”的战略转型。
镁质耐火材料向高端化、环保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但在已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不建议在盐湖镁产区生产耐火材料;镁质化工材料重点发展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高端镁化合物、生物医药、阻燃剂与功能材料;镁质建筑材料重点发展轻型墙体、保温板、装修装饰、绿色建筑模板和特种防火材料等;镁合金则向高端制造、新能源、建筑等领域快速渗透;还有3D打印安全材料、超轻高强合金、镁质能源材料(镁电池)等镁质新材料。“我国盐湖镁资源储量大,但成分复杂,传统利用效率低,因此最适合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多元化产品。”韩光启说。
“通过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协同,我国盐湖镁产业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蔚永福谈道,“未来镁产品将更加多元化、高值化、绿色化,在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更大价值。”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可持续低碳燃料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核心路径。2025年6月24—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办,“可持续低碳燃料”主题论坛同期举行。与会...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 项目位于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芨芨湖产业园,总投资154.88....
为贯彻中央加强行业自律指示精神,推动BDO行业健康有序发展,7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在乌海市组织召开BDO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聚焦防止“内卷式”竞争、行业发展趋势....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听取关于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立新,中核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王学军等代表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