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跨年”

2024年12月31日,天空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寰球北京公司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组的同事们一边谈论着当晚的“跨年”,一边调侃着前不久那场“添乱”的大雪。

这是2024年的第一场雪,也是最后一场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把项目现场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给枯燥的现场生活增添了一份诗意。但这份诗意带来的气温骤降、道路湿滑、施工作业面受限等问题接踵而至,给现场施工造成了诸多困难。

乙烯装置是项目的龙头装置,规模占了整个项目的三分之一,春节前要完成道路硬化100%,装置无土化率达到70%。“天气寒冷,可工期耽误不得。”寰球北京公司派驻现场的结构专业设计代表范岩心想,原计划的冷分离区管廊53-58轴南侧管墩基础的地基验槽验收工作照常开展。

接到验槽通知后,他和往常一样,熟练地穿上外套、戴上安全帽便出发了,与各参建方的工程师们在指定地点会合。他们跳下基坑,扫开地上厚厚的雪,掀开被白雪积压的塑料布后,开始检查土质。他们一边仔细检查土壤质地,一边拿出图纸,仔细核对现场标高与图纸信息是否相符。经过一番检查之后,他们认为验槽合格。虽然手指被冻得通红,但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招牌微笑。

在聚丙烯装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循环尾气压缩机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有的工人为了更方便身体活动,脱下了棉衣,冷了就跑到火炉旁烤烤火,好一点了就回去继续工作。远处鼓起彩色大包的,是已经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基础,和聚合管廊基础作业区域支起的保温大棚。为了创造混凝土养护和焊接工作适宜的温度,大棚内设置了火炉。孙飞飞是这里的土建工程师,除了监督户外作业,他还每天都要到棚里。进棚第一件事就是看挂在里面的温度计,“10℃,符合养护温度”。接着,他又从兜里掏出一个气体检测仪,检查棚内气体安全性,防止火炉燃料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有毒气体造成棚内作业工人中毒。从大棚走出时,他正好看到两台泵车举起的双臂犹如天空中架起的钢铁彩虹。这是建设工地上独有的浪漫。

“刘经理您好,循环水中午加班浇筑混凝土带一份饭,谢谢。”这是循环水工程师“老任”最常在项目群聊里写的话。那几天大部分日间温度都在-10℃以下。任宗锁为了能抓住全天最热的时候浇筑混凝土基础,便留在了现场。下午三点,正好是最后一台混凝土车到场的时候。他和工人一起拿着温度计测量倾泻出来的混凝土的温度。保证每一次浇筑都能“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温度”。“任工,把饭热一下再吃吧!”可他却摆摆手说:“我胃皮实,没事。”

在循环水场的保温大棚内,管道专业工程师祁志兵正在检查焊接工人作业。一位工人手持喷枪正在为冰冷的钢管加热去除水汽,以便后续进行焊接工作。在另一座大棚内,有的工人正在切割管壁,有的工人正在给刚刚完成焊接的管道粘贴防腐胶带。就这样从一个大棚走到另一个大棚,一圈走下来要三四百米,而他每天都要走上三四圈。旁边的工人看到我们笑了笑说道:“哎,电视台来看我们了。”工人质朴的话语像冬日里的阳光,珍贵又温暖。

晚上,天上的“星星”回来了。这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夜空中亮起绚烂的烟火,像是在向2025年招手,大家不由仰头张望,眼里写满希冀……


    相关推荐

    勘察设计行业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员企业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会议在合肥召开。来自全国80余家会员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标杆库”推动钻井作业提速

    “钻井标杆库投入应用后,涪陵区块平均钻井周期从59.9天缩减至54.8天,钻井综合提速8.5%。”截至3月14日,江汉油田钻井标杆库已经在涪陵页岩气田投入使用近190天,其集钻头优选等应用于一体,实现...

    青岛华仕达七号厂房开建

    3月15日,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华仕达)举行七号厂房开工仪式。

    上海石化新建金闵管道水联运试车

    近日,上海石化新建的金闵成品油管道水联运试车成功。该管道是上海石油闵行油库成品汽柴油的重要输送通道,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提高上海石化、上海石油的成品油保供能力,扩大成品油供应范围。

    西南油气田光通信工程稳步推进

    近日,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岳第二净化厂及外输系统建设工程现场,光通信工程正稳步推进。该项目将实现新建场站、监控阀室、外输管道等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联动,支撑高石梯区块年产能增量40亿立方米,助力川渝...

    “海基二号”新井投产

    3月21日,“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第10口开发井成功投产,日产原油提升至超1500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