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绿色基因觉醒,生物基化学品时代渐行渐近

当下,生物基产品及绿色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科技领域探索的前沿课题。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和绿色能源,堪称打开可持续发展大门的一把“新钥匙”。随着产业各界协同发力,生物基化学品已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本文刊登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4月刊*

生物基化学品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物基化学品是以生物质为原料,或通过生物制造获得的化学品。其本质是利用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制得,既可以是像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氢这类可商用的化学品;也可以是生物香料、生物氨基酸、生物维生素等用于特殊应用场景的化学品;还能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投入基础化学生产,比如通过生物乙醇制乙烯、利用生物PDO制PTT纤维,以及生物基聚合物产品等,这些都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基础产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生物基化学品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过去9年,我国生物基化学品消费规模增速平稳,到2023年,消费规模已超过19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生物质化学品超过40种,部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体量超过10万吨/年。截至2023年底,中国生物基新材料产量突破190万吨/年,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接近9%,并且自2021年起,产量年均增速超过13%。此外,我国已建成的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年产能达到20万吨/年,规划产能超过300万吨/年。生物质产品已在诸多领域落地生根。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兆鹏表示:“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基化学品以及绿色生物能源,是实现脱碳和绿色环保的重要手段。在多方政策推动下,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

生物基材料开启传统塑料替代新时代

“我国每年聚乙烯、聚丙烯的消耗量高达6000万吨,对环境污染严重。与此同时,吸塑、注塑、吸管等各类制品的需求逐年增长,且包装业市场规模庞大,因此发展生物降解材料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教授张会良表示,目前主要的生物降解塑料有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亚丙基碳酸酯或聚丙撑碳酸酯(PPC),以及由淀粉生物发酵合成的P3,4-HB、PHBV、PHBHHX。

近年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急剧增长。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PLA龙头企业,原本具备4万吨PLA年产能。2021年4月,其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海创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新建15万吨/年聚乳酸PLA项目,预计项目投产后,PLA年产能将达到21万吨。此外,安徽丰原集团也积极布局,其年产50万吨/年乳酸、30万吨/年PLA第一模块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这些企业的扩张,正是看准了禁塑令下,生物基材料在替代不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

“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对土壤和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此背景下,生物降解胶带应运而生,它以环保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技术为核心,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上海华意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香介绍道,2025年年底,快递业将禁止使用塑料胶带,可生物降解胶带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胶带已在快递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张会良表示,生物可降解材料必然会朝着更细分的领域发展,一方面是政策推动,另一方面是更细分化的产品能够开拓更大的市场。

生物质能源赋能高耗能领域“双碳”之路

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生物甲醇、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源产品也在积极探索突破,寻求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路径。

程兆鹏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解决方案中,生物质能源是一条重要途径。在生物质能源的应用方面,交通运输中的船舶与飞机是两个主要领域,因为在这两个领域,无法通过电力替代液体燃料来实现脱碳。研究专家分析认为,在这两个难以脱碳的领域,尤其是船舶领域,甲醇是最适宜的减排燃料替代方案。

“目前,生物甲醇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领域还是航运。”程兆鹏说,在其他领域,比如航空领域,也具有应用潜力,但该领域不能直接使用甲醇燃料。甲醇可以作为原料,经过脱水、聚合、加氢、脱氧等步骤,制成航空燃料,这也是一个具有开发潜力的市场。此外,在生物基化学品方面,一些高端生物基化学品可以采用生物甲醇来生产,从而降低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可以预见,有了生物基化学品为清洁低碳、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赋能,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更具底气。


相关推荐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大会举行

  百年化工,新质领航;弦歌不辍,赓续新篇。7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大会在求实会堂隆重举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海内外校友、关心支持天大化工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师生代表相约大会,共...

108.5米高空丰碑落成!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中国能源业关键议题报告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十四五”我国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印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