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全面打造本质安全型绿色低碳企业,延安石油化工厂不断夯实“小班组”管理,对安全生产最小工作单元班组下实功夫、做好文章,创新提炼出了“181”班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精细化、清单化、闭环化,逐步实现“大安全”格局。
所谓“181” ,“1”是指企业文化引领,即引导全员发扬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传承“敬畏责任感恩自然”和“安全零容忍、责任全覆盖”的安全文化;“8”是指包含了全方位组织保障、全员化双重预防、数字化生产运行、“135”应急响应、“8+3”作业管控、“订单式”精准培训等内容的8项班组特色管理;另一个“1”是指最终实现安全零事故、生产零伤害、环保零污染这个目标。
“在应急响应方面,班组人员力求效率,严格按照‘135’应急响应原则进行,这是班组管理中的一大特色。”该厂安全总监杨利平介绍,该厂聚焦实战,全面提升员工应急能力,全员参与“12+4+2”三级演练,面临紧急情况,做出1分钟内应急响应,及时采取能量隔离、切断物料等关键操作;3分钟内班长研判下达指令,班组初期处置,退守稳态操作;5分钟内消气防联动、协同作战、应急处置,由最小单元的班组筑牢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第一道防线。
目前,在该厂举办的氯气泄漏事故演练、雷雨天气晃电演练、卸油台泄漏等应急演练中,“135”应急响应原则已成为检验企业员工演练是否合格的考核指标,更是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危险作业现场的“老大难”问题该如何破解?该厂班组“181”管理理念中的“8+3”作业管控,实现了将危险作业全面升级管控,多方位增强监督实效。在《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八项特殊作业基础上,该厂将“设备检修、油气装卸、油品储罐切水”纳入特殊作业管理,形成“8+3”特殊作业规程。
“我们将每周三、周四确定为‘固定动火日’,还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三级管控、特殊时段五人监护、作业区域硬围挡、监护人员黄马甲、作业前三交底、票证公示、证件公示、持证办票、特级动火及受限空间作业全程视频化等规定,全面提升特殊作业管控能力。”杨利平说。
通过 “181”班组管理,该厂层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发挥了保障作用,推动企业形成“大安全”格局。
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八大队苏一原稳操作班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每年3-4月气候异常,不仅风干气燥,7-8级沙尘天气频现,“倒春寒”时有发生。防风、防火、防冻等“春防”工作尤其重要。班组从
3月29日,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举报查处了一大批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在2025液体危化品仓储安全技术发展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均指出,当前第三方仓储企业VOCs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如罐区VOCs成分、浓度和流量不稳定,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部分设施效率不稳定等,仓储物流行...
3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主办,柘科(中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梵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液体危化品仓储安全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规范对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管理,提升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能力评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