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打造智慧管控新模式

  员工手持一个“盒子”,走到哪里数据就跟踪到哪里,后台就能实时查看数据——这是记者6月13日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一幕。这个“盒子”,就是北斗智能终端系统。“这对于依靠人力进行测量、记录、统计的石油工人而言,以往想都不敢想。公司自从应用了北斗智能终端系统,梦想照进了现实,实现了人工查井向智能巡检的全面变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单位,大港油田将数智化转型作为“五化”转型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打造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安全等一体化管控新模式。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油气勘探领域深度融合,该公司创建了数智油藏1.0平台,全面采集和集中存储地震、钻井、录井等各专业数据。同时,统一管理、共享应用研究成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实现了油气勘探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提高了勘探效率和精度。截至目前,该公司所有油井数据实现100%入库管理,29个新油藏描述项目全部实现入库云化共享。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大港油田通过智能优化生产方案,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低化控制;研发的油藏开发动态预警平台,可对油田、区块、油水井等核心开发指标进行在线采集、自动监测、实时分析。油井智能举升分析优化平台应用后,将传统人工经验分享转变为智能实时优化调整,实现了抽油机井工况智能诊断、产液量智能预测、举升参数智能优选。目前,大港油田已完成中小场站无人值守建设104座、大型场站少人值守建设8座,中小场站无人值守率达76%,大场站少人值守覆盖率达32%。

  大港油田还建立了生产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对生产动态、油气储运、动力运行等运行数据的集中监控、状态预警和辅助决策,实现全过程生产运行一体化实时监控、多层级智能调度、多专业联动处置,初步形成大生产、大运行、大调度统一应用格局。

  不仅如此,大港油田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安全生产智慧眼可视化智能化识别工程”,推动安全环保智能化管控水平持续提升。目前,该公司安全环保风险监督正由“单一监督”向“综合管控”转型,违章查处由“现场检查”向“智能监管”转型,危险点源由“报警应急”向“预警处置”转型。该工程投入应用以来,超前处置现场隐患17次,16个重大危险源推送数据符合率达100%。

相关推荐

石化设备乘“数”而上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石化设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路径。

数字引擎驱动制造业迈向新赛道

在当下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我国数字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江苏油田:“移动导师” 赋能标准化操作

近日,江苏油田采油一厂盐海采油气班站的安丰29井,双空心抽油杆内循环加热装置突发故障。

无人机高空清洗团标开始编制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环境所属北京清洗牵头启动《无人机高空清洗施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该项标准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成为国内首部无人机高空清洗规范性文件。

焦化行业走向“智造”

  随着ChatGPT和DeepSeek接连问世,焦化等传统行业接入人工智能的脚步不断加快,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上,专家指出,目前多数焦化行业企...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

  4月10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