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减碳190万吨、增油16.7万吨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截至3月底,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90万吨,示范区日产原油从投产之初的220吨增至450吨,累计增油16.7万吨。
据悉,该项目一头连着二氧化碳捕集减排,石油油藏将齐鲁石化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锁定封存地下;另一头连着封碳驱油,二氧化碳与地下原油混相互溶形成合力,驱动更多原油采出地面,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注不进、采不出、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的难题。
这些成果得益于多轮次小段塞气水交替模式。项目投产之初,按照部署,需要先关井后再往地下油层注入二氧化碳,地层压力能够使二氧化碳达到混相状态,之后开井生产。但由于压力太高,二氧化碳容易发生气窜,关井时间太长也影响产量。为此,技术人员创新实施气水交替注入模式,在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注入二氧化碳,然后再注水、注气,如此交替直至达到二氧化碳混相压力水平。“气为水减速并扩大原油波及体积,水既可以为气态二氧化碳立起一堵墙,还可以与液态互溶,让二氧化碳无处可逃。”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地质所所长刘冉介绍道。
多轮次小段塞气水交替模式让产能“更上一层楼”。樊141-斜9井实施气水交替注入投产后连续两年日产油稳定在10吨以上。数据显示,油藏采收效率从20%提高到近60%,单井日增油提高2.5吨。
此外,CCUS示范区投产之初,受开采难度、风险系数及工艺流程等技术瓶颈影响,纯梁采油厂正理庄采油管理区管理的CCUS区域有26口长停井。“这些长停井只要找对措施方法,就能重新焕发生机。”正理庄采油管理区经理卢剑说,把重点放在油藏地质特征分析上,精细挖潜剩余油,建立“一井一策”档案是关键。
持续实施补能让地层压力升至32兆帕后,技术人员对樊143-斜18井采用“变相位喷砂射孔+体积压裂”方式,设置变排量施工、低排量控砂比等一系列操作,让这口完钻12年未投的新井重获新生,投产后日产油超10吨。目前,正理庄采油管理区已形成“地质—工艺—地面”三位一体的长停井管理模式,成功扶停长停油井18口,日增注二氧化碳260吨,日增油63吨。
胜利油田CCUS项目部还建立高产井培养模式,通过制定恢复地层压力、渗析引效、提高注采对应率等措施,已培育高产井11口。
4月16日,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实验室开放日”公益活动,来自高新区第二中学的学子们走进科研殿堂,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开启了一...
4月20日,中国石油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钛合金连续管试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石油集团在该领域产品的空白,标志着宝石管业在高端能源管材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深海、超深井及高腐蚀等苛刻油气资源开发...
春和景明,共襄盛会。4月23日,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暨全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陕西宝鸡举行。大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行业前沿成果,探讨产业发展...
4月22日,全球领先尼龙巨头恒申集团和循环材料领域领导者Ambercycle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旨在用纺织品再生材料替代原生聚酯和尼龙,重塑合成材料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降低碳排放,打...
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项目高级主任郭新宁,率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IMPA)师生及海僡集团、中非总商会代表一行46人,赴华昌化工、华昌能源开展社会实践与交流活动。郭新宁一行分别参观了华....
“7口井等着搬家,没办法,人手不够!”4月1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林春保瞅着任务栏上饱满的工作量,搓着双手直犯愁。 “我去!”49岁的黄苏华主动请缨,负责S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