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全力构建临港产业集群 ——记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

今年是北海市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6月4日,记者从“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强区——铁山港区建区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30年来,铁山港区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2.66亿元,增长了78倍。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建区之初的1.3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21亿元,增长了一千多倍。

30年来,铁山港区坚定不移地朝着现代化工业强区的目标迈进,经济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建区之初以传统农业为主,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产值超千亿的现代化工业强区,经济指标在北海市乃至广西名列前茅,并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3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2024年在“中国西部百强区”中位列第52位。

在产业发展方面,铁山港区牢记打造向海经济的使命,全力构建临港产业集群。过去,中石化北海炼化在当地产业中“一枝独秀”,如今,百亿级企业纷纷落户。铁山港区已形成了以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纸业、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生态铝、海工装备产业协同发展的“5+2”临港产业集群。目前,区域内拥有11家行业龙头企业,45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项目,22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呈现出大项目引领、小项目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开放发展是铁山港区的鲜明特色。30年间,铁山港区紧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港口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港铁路、向海大道等关键项目相继建成,陆海铁联运网络日益完善,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铁山港区拥有24个生产性泊位,9个对外开放泊位,20万吨级航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4474.9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5.27万标箱,正稳步朝着对外开放新高地迈进。

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铁山港区发挥天然良港优势,完善港口配套服务,以科技赋能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同时,依托各类开放平台,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目前,铁山港区正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内外循环”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开通运营、中谷多式联运物流基地落户铁山港,为内联外畅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铁山港区从完善机制优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招商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4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5+2”临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0年砥砺奋进,铁山港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区到现代化工业强区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铁山港区将继续秉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理念,在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铁山港力量。

相关推荐

衢州智造新城:让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在衢州智造新城港悦东庭项目建设现场,由业主方、施工方、设计方、勘察方、监理方5方党员组成的“红色攻坚队”正顶着烈日抢抓项目建设。这是智造新城以党建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淮安工业园区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

日前,淮安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会议召开,标志着该园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五新”(新招引、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新列统)工程正式实施。

平顶山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四张图谱”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7月30日,在河南省平顶山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平顶山市立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精制沥青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在涂刷环氧地坪。该公司总经理刘威指着即将试生产的车间说:“从‘拎包入住’的标准厂房到全流...

临涣化工园筑牢水环境安全防线

近期,为有效应对汛期水环境污染风险,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淮北临涣化工园区通过排查整治、精准帮扶、闭环监管等举措,筑牢水环境安全防线。

仙居开发区上半年工业地出让793亩

上半年,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供地跑出了加速度,已累计出让793亩工业标准地。一批重点项目得到空间保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碳谷绿湾产业园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研发中心落户,东久智造园、临港碳谷绿湾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科凯、奥威等一批企业实现业绩跃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