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冲高后趋稳 伊以冲突扰动国际油市

  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打击,触发了一场中东危机。受此影响,6月13日早盘,国际油价快速拉涨。其中,美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每桶76美元附近,涨幅达到12%,刷新今年2月3日以来新高;布伦特油价逼近每桶78美元,涨幅达到10%,刷新2月21日以来新高。不过,随后,国际油价逐渐稳定。截至6月18日收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5.14美元,布伦特油价收于每桶76.70美元。市场人士表示,伊以冲突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有限。

  尽管遭受制裁,伊朗当前原油产量仍有约330万桶/日,出口量约150万桶/日,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该国还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原油及油品运输量约2000万桶/日通过该海峡,约占全球石油总贸易量的26.21%,占全球石油总需求量的五分之一。伊以冲突引发了外界对伊朗能源设施安全和霍尔木兹海峡的担忧。

  市场人士担心,对于能源基础设施的破坏会进一步提升油价,尤其是伊朗能源设施。实际上,以色列对部分伊朗能源设施进行了袭击。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南帕尔斯炼油厂第14期项目一套装置遭到袭击后起火,其余装置仍在正常运转。不过,这里生产的天然气主要供以色列国内使用,没有广泛出口,南帕尔斯气田提供了该国约三分之二的天然气供应。另一起袭击发生在法杰尔·贾姆炼油厂。该厂是伊朗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还负责处理来自南帕尔斯以及纳尔和坎甘油田的燃料。按照以色列《国土报》的说法,这是以色列首次袭击伊朗能源基础设施,而且是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以来首次有伊朗境内炼油厂遇袭。不过,以色列对伊朗天然气设施的破坏仅限于对伊朗国内能源系统造成影响。

  以色列也有部分能源设施遭到袭击。以色列媒体消息,当地时间6月16日凌晨,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一座能源设施在导弹袭击后起火。随后,以色列最大的炼油厂运营商巴赞集团表示,因伊朗对其位于海法湾的炼油厂发动导弹袭击,炼油厂及其子公司所有设施已全部关闭。据悉,伊朗对海法炼油厂发起的袭击共造成3人死亡。只是,以色列并非炼化大国,其炼油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国内炼油厂遇袭很难形成国际影响。

  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行也仍然平稳,区域关键石油基建目前尚未受到重大干扰。这缓和了对于伊朗与以色列冲突的最严重担忧情绪。联合海事信息中心(JMIC)6月16日发布数据表示,6月15日有111艘货轮驶过霍尔木兹海峡,较6月12日的116艘仅略有减少,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和主要出口码头哈尔克岛在内的最敏感石油设施暂时未受波及。

  以色列对伊朗能源设施发动袭击后,中东供应风险加剧,导致国际油价出现动荡。但从6月13日大幅上涨后,国际油价基本平稳。部分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变化,除非此次冲突再加剧,如发生以色列袭击更多伊朗能源设施或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否则能源市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6月16日,原油期货价格就有所下跌。当时,分析人士认为,交易员评估冲突对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响有限,原油市场因石油运输保持未中断而稳定。不过,交易员们仍然高度关注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出口受阻,伊朗原油的主要买家可能会转向其他中东或俄罗斯等级的原油,布伦特原油和迪拜原油的价差就可能会收窄,给亚洲炼油厂的利润率带来压力。

  由于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伊朗供应中断的风险相对可控。中辉期货能化分析师郭艳鹏表示,目前伊朗原油供应暂未受到影响。此外,4月OPEC+已开始增产,按计划到7月份累计增产约137万桶/日。OPEC+拥有约500万桶/日的闲置产能,增产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美国、加拿大、巴西、圭亚那等国的产能也有50万~100万桶/日的增长空间。整体市场看,全球能源市场供过于求。美国能源信息署(EIA)6月第二周发布的短期能源市场预期报告也显示,认为未来两年原油市场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高盛集团预测,尽管美国页岩油供应强劲增长,但全球其他地区的原油供应增长速度更快,这将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5年四季度降至每桶59美元,并在2026年进一步下探至每桶56美元。针对伊以冲突,高盛判断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不会受到干扰。但在极端风险情境下,如果霍尔木兹海峡遭遇长期封锁,国际油价可能大幅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西方石油公司针对伊以冲突称,如果伊以冲突维持现状,预计油价将走低。惠誉评级称,该机构预计伊以冲突导致的石油价格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将控制在每桶5至10美元左右。如果以色列对伊朗的生产或出口基础设施造成重大破坏,则将进一步推高价格。


相关推荐

OPEC+成员国同意8月增产

  近日,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联盟(OPEC+)部分成员国参加的线上会议落下帷幕。

美国市场人士认为:政策和产品性能决定可再生化学品未来

  近期,美国市场人士表示,可再生化学品在降低美国以及全球化学品生产碳足迹、促进可持续性和支持循环经济转型方面潜力巨大。然而,高成本、气候变化和政策不确定性正威胁着这一进程,甚至让市场参与者产生挫败感...

“大而美”法案或重创美国氢能市场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法案拟取消包括拜登时期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多项能源税收优惠,其中包含废除45V氢能生产税收抵免(简称“45V税收抵免”)。伍德...

特种化学品公司积极践行气候承诺

  尽管身处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动荡环境,全球一些主要特种化学品公司仍坚持其气候承诺。

德国化工协会:谨慎欢迎欧盟新气候提案

  7月2日,德国化工协会(VCI)发表声明,对欧盟委员会“到2040年将净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90%”为主议题的新提案表示认可,但敦促应将排放交易体系全面纳入目标框架。

特朗普宣布将对14国加征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特朗普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