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总投资3.5亿元、占地89亩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正式开园,同期举办新材料产业发展恳谈会。
作为江苏省首批三个化工中试基地中率先建成的项目,该基地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地,聚焦纳米新材料等高端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卡脖子”技术,致力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难题。
南通市副市长李玲在致辞中表示,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的建成是南通抢抓机遇、布局未来的关键举措。中试基地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场,更是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加速器。希望洋口港中试基地以开园为新起点,发挥创新枢纽作用,聚焦“卡脖子”技术,深化创新资源联动,强化协同攻关,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首批六个来自国内外“双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入园“金钥匙”,将陆续在洋口港开启项目中试。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期待首批入驻的6家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加速标志性成果产业化,放大基地的科技、市场和经济效应。陈慧宇表示,近年来,如东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是如东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协同发展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生动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强调,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节点,也是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平台。期待洋口港借助南通打造长江口创新行动区的机遇,建成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据如东县政府党组成员、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梁介绍,洋口港交通区位优越、规划科学、配套完善、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极大的优势。中试基地以及高标准科创孵化中心,力争五年内建成综合类高能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在恳谈会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访谈环节,江苏省化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建平建议,洋口港中试基地进行政策创新的同时,要兼顾新兴产业与传统工艺升级,平衡创新与安全环保风险,推动江苏化工从终端应用向创新策源转型。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石功奇提出,通过“概念研究-中试-产业放大”链条,聚焦电子超纯材料、生物合成等“卡脖子”领域,联动基地加速项目产业化。清华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杨振忠表示,其团队的微球材料项目依托基地平台,旨在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材料化学工程与健康、环保融合。
同期还举行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投资服务机构签约、首批项目交钥匙及纳微产业化项目启动等仪式。
百年化工,新质领航;弦歌不辍,赓续新篇。7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大会在求实会堂隆重举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海内外校友、关心支持天大化工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师生代表相约大会,共...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