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各项指标进一步提升。

《行动计划》针对部署的石油开采企业单层钢质地下储油罐排查改造、受污染耕地溯源整治、高风险地块土壤污染重点管控、化工园区风险管控等任务,均明确了具体的完成时限。2026年底前,鼓励石油开采行业企业完成单层钢质地下储油罐排查,渗漏风险较高的,结合生产周期完成更新替代或防渗改造。2027年底前,受污染耕地集中的重点县(市、区)基本完成溯源;建立农药原药制造、焦化企业腾退地块清单,逐步查清土壤污染状况,采取措施管控土壤污染;清单内地块完成重点管控;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化工园区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行动计划》提出四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源头预防。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绿色化转型、加强工艺技术革新、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源头减少土壤污染产生,节省后期环境治理成本。

《行动计划》要求加快焦化、有色、石化等相关产业绿色化转型。减少独立焦化企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以钢定焦”。全面关停土法炼焦(含改良焦炉)、单炉产能 7.5 万吨/年以下(单炉产能≥5 万吨/年且使用低阶煤高温热解工艺的镁冶炼配气装置除外)或无煤气、焦油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达不到焦化行业规范条件的半焦(兰炭)生产装置。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焦化企业等涉及炼焦的建设项目,应当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装置。

二是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强化重点单位责任落实,严格名录管理、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严防污水废液渗漏,实施化工企业“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测”。鼓励采取源头管控措施,减少涉重金属废气排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监管。

《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化工园区开展初期雨水污染控制试点示范,实施化工企业污水“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实时监测”。深入推进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行动计划》要求,严密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推进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管理,严格管控最终填埋处置。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提升磷石膏、赤泥等复杂难用大宗固废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

2027年底前,建立农药原药制造、焦化企业腾退地块清单,逐步查清土壤污染状况,采取措施管控土壤污染。农药原药制造等企业腾退重度污染地块原则上优先拓展生态空间,确需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工程,应采取措施严防异味扩散。 

三是解决长期积累的严重污染问题。强化受污染农用地溯源整治,协同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腾退地块监管,开展沿江1公里化工腾退地块土壤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强化重点行业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优先监管地块管理,对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化工园区实施风险管控。

《行动计划》要求,加强产业转移、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腾退等地块监管,有序推动暂不开发利用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开展沿江1公里化工腾退地块土壤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查清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腾退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严防污染入江。对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化工园区实施风险管控工程,2027 年底前,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四是健全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研究完善尽职调查相关规定,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强化部门联动,每年向国务院报送工作进展,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线索通报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注重典型引领,打造一批样板城市,征集一批典型案例,培育一批头部企业。 

根据《行动计划》,2026年底前,启动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2027 年底前,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关键字:污染
相关推荐

水污染防治取得历史性进展

回首十年《碧水之路》报告发布  3月2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联合发布《碧水之路——水污染治理行动十年回顾和展望》报告(简称《碧水之路》报告),着重从机制创新和多元参与视角,盘点.....

业界为北方氮素面源污染治理“把脉问诊”

如何完善调控机制及损失阻控机制,有效解决氮素面源污染问题?在3月15日—16日河南新乡召开的“北方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调控机制”2024年度总结会上,行业专家、重点高校课题组及...

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无棣分局到金海钛业帮扶检查

3月6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无棣分局一行对金海钛业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和Ⅱ级响应执行情况进行帮扶检查。公司环保部门负责人陪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做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风险防范工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告诉千赢国际网页版登录官网入口 记者,碳排放双控....

吉林燃料乙醇全链条攻坚减碳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以污染物源头管控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气、渣”协同治理,在减碳增效领域取得新进展。

这些好建议落地有“油”声

 “完善废塑料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你们所提建议对推动相关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024年8月,一则回复跨越山水,抵达南海之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石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