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日前,全球首套海上3兆瓦级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装置在文昌19-1油田完成96小时满负荷运行测试,装置累计发电量100万千瓦时,标志着海上油气田在电站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将废弃的烟气热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实现“余热驱动+清洁供能”的低碳运行新模式。
据悉,此前海上高温余热ORC发电技术在国内外尚无应用先例。中国海油从源头创新,与中国船舶联合打造自主可控装备体系,实现全球首套装置国产化。装置创新采用有机工质闭式循环技术,利用电站产生的高温废热烟气作为热源,低沸点的有机工质吸收热量后产生高压蒸汽进入透平膨胀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透平膨胀机排出的低压蒸汽经冷却凝结成液态工质,借助工质泵完成系统循环。装置通过“取热、发电、冷却”三大关键环节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电能的转换,开创了海上平台多能融合的新模式。
在装置调试期间,项目团队攻克了多项工程化难题,科学解决系统抽真空、工质安全充装、多系统协同匹配控制、并网稳定性控制等挑战,形成了复杂工况下装置开机的控制策略和应对方案,实现装置实时优化与精准动态控制,顺利完成各项调试。装置预计年发电量超2400万千瓦时,相当于1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万吨,等同于植树造林约450万棵,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
此外,项目首次在海上平台实现电站高温烟气余热回收、ORC余热发电、溴化锂空调余热制冷“冷热电”协同创新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低碳开发方案,推动海上关键装备自主国产化研制,助力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
截至6月23日,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分公司首台天然气压缩机组“燃气改电驱”示范项目已成功运行40天,预计可年减排二氧化碳2000余吨。
6月29日,由中国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中国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完成满负荷联合调试,成功产出纯度达99.9999%的高纯度氢气。作为西北地区首个规...
河南油田工程院双河采油工程所研发的“泵封一体双封快速换层管柱技术”控水增油效果显著。今年前6个月,该技术在169口油水井上成功应用,累计增油1675吨,同时高效控制无效注水4220万立方米,累计降低作...
6月22日,太钢集团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焊管用热轧钢板中标国内首条长度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项目。
近日,寰球吉林化建公司在19道大口径管道焊接任务中,其中3道关键“黄金口”焊接首次应用免充氩膏剂背部保护技术,267张探伤底片实现一次合格率达100%,创下“零返片”纪录。
6月30日,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在新疆油田首口“套中固套”试验井成功下井应用,为非常规油气老井剩余油气资源二次开发、挖潜增效提供了装备利器。